故宫夜场票"秒光" 传统文化的"年轻"时代才刚刚到来

2019年02月19日 14:0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2月17日,故宫博物院官网发布公告,将于2月19日(正月十五)、2月20日(正月十六)两天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这也是故宫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夜场。目前,两天的夜场名额已全部预约售罄。有网友反映,凌晨打开票务系统时网页崩溃了。(2月18日中新网) 

  600岁故宫“耍得了酷,卖得了萌”

  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故宫一口气连刷三个“首次”,确实具有开创性意义。如此大手笔,与其近些年所塑造的“网红”身份毫无违和感。从周边文创产品开发,如去年年底推出的故宫口红,到增加珍贵文物展,再到推出热门纪录片和综艺节目,这些年故宫“卖得了萌,耍得了酷”,实现名副其实的“高调奢华有内涵”,斩获无数流量和人气。【详细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故宫的元宵灯会一票难求到网站崩溃,多少叫人有些诧异。此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年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今年元宵节故宫博物院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开夜场。只是,不少人还是担心传统上元文化究竟有多少吸引力、寒风萧瑟的夜场灯会能否把观众聚起来,而今,被“秒光”的预约票大概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详细

  故宫不“故”,创新是其“源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故宫不“故”,创新是其“源头活水”,这一点对博物馆同业富有启迪。一方面,像故宫博物院这类国家级博物馆门庭若市、人如潮涌,甚至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博物馆门庭冷落、无人问津,空有偌大的场馆。究其原因,除了资源禀赋不同之外,也与博物馆本身的创新能力、运营模式不无关系。有些博物馆展品陈列方式千篇一律,不会讲故事;珍贵文物得不到有效呵护,蓬头垢面、没有尊严;服务生硬,对参观者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用户意识。打开门办博物馆,服务意识要以人为本,服务手段要勇于创新,以创新为抓手进行自我提升。【详细

  故宫的灵活与多数文保单位的刻板形成了鲜明对比。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冰冷的,高高在上的,它只有走入寻常百姓家,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不应该是僵化的、暮气沉沉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才是最好的保护形式。保护重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更重要。不可否认,为了这次活动,故宫会承担更多额外的压力和责任,安保措施、人力物力都有不小的投入,这体现了故宫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更体现了故宫的担当。【详细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不止一次强调,“故宫的文创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文创应该关心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再珍贵的文物,也是为人而保存;再绚烂的文化,也是为人而创造。文创的最终落脚点,正是千千万万的今人与后人。正因此,我们才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勾勾画画,而应意识到在商业价值之外,文创产品要满足公众的需求,要让传统文化抵达现代人的心田。【详细

  文创多元化发展时代大有可为 

  实际上从故宫及其周边文创产品的受追捧看,人们对文化消费同样有升级的迫切愿望。能不能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的展现,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呈现给公众,这其实也是文化消费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600岁故宫“网红”人设的打造成功,足见开放、创新是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突围之径。当然,仅有故宫的“一枝独秀”还远远不够,做大做强优秀传统文化IP,更多文创机构需要觉醒,走上不寻常的道路。【详细

  故宫灯会票“被秒”,大概就像一则活生生的寓言,起码说破了真正的传统文化永远不会过气的道理。正如社会学大师费孝通所言,“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只有真正摸准了现代人的心思和喜好,只有真正敬畏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的才会现代起来、蒙尘的才会生动开去。【详细

  微言大义: 

  @马贞:故宫“亮”了!

  @那样的过去:夜游故宫真的很浪漫。

  @ManTouMT馒头:天啊!我已经不指望能抢到故宫夜场的票了。

  @自转不息:上元之夜啊!不错不错。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从“紫禁城里过大年”到“故宫雪景”再到故宫赏灯“上元之夜”,今年春节,故宫几乎承包了朋友圈的所有热点,频频上榜微博热搜,其火爆程度不输当红“流量明星”。正是因为有了一次又一次打破“传统”,走出“舒适圈”,并持续研究大众文化接收方式变化的努力尝试,才让“传统”的故宫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相信不断推陈出新的故宫未来还将给我们更多惊喜。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