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谁家”不应成为春节团聚的“负担”

2019年02月03日 11:5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临近年关,“过年回谁家”是已婚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甚至有年轻夫妻会因意见不同而闹别扭。上周,对2001名35周岁以下已婚人士进行的调查显示,70.0%的已婚受访青年正被“过年回谁家”的问题困扰;70.9%的已婚受访青年认为好好处理这个问题有利于家庭和谐;61.1%的已婚受访青年建议两家轮换着回,相对公平。 

  别让“过年回谁家”争论破坏团圆初衷   

  新春佳节,本是亲人团聚的喜庆日子。然而,对于年轻夫妻、特别是双独夫妻来说,却是愁肠满结。过年回谁家,成为他们最艰难的选择,有的为此争吵不休,有的甚至因此夫妻反目。应该说,夫妻争着回自己家陪父母,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尽孝。但为了尽孝,让感情出现裂痕,让婚姻出现危机,既违背了孝道的本意,也是双方父母不想看到的结果。【详细

  每当过年前夕,媒体报道的这类家庭纷争也比较多,有的夫妻只得通过抓阄来解决,有的小两口竟吵到彼此抑郁的地步,一些夫妻沟通不当、处理不周,甚至闹到离婚的程度,严重影响到家庭的和睦和婚姻的幸福。美好的团圆初衷变成破败的“车祸现场”,让人唏嘘不已。【详细

  “过年回家”不应让夫妻陷入两难选择 

  “过年回谁家”的争论,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春节假期不够长。虽然现在交通四通八达,能有效解决空间距离远的问题,但一票难求的现象日益突出,加上拥挤的春运,还有来回成本高,再者春节假期也不长,很难从容应对“两边跑”。其二,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分歧。在传统观念中,妻子回婆家过年天经地义。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墨守成规,女性意识的觉醒,让她们更加注重夫妻双方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的平等。其三,平时回家看望、陪伴父母的时间和机会少。很多年轻夫妻常年在大城市打工,一年到头,很少有时间回到家里与父母团聚,好不容易有回家的机会,想好好孝敬父母、陪伴父母一回,却不得不面临“过年回谁家”的考验,毕竟父母有两方,夫妻却只有一对。【详细

  “过年回谁家”到底该怎么作答呢?夫妻双方首先都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对男方而言,现在早已不是男尊女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时代,不能认为回男方家过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说回婆家过年是传统习俗或地方风俗,那么这类习俗或风俗早就应该摒弃。对女方而言,也不能认为过年回娘家,就能体现女人在家庭中居于主导地位,回家过年要以夫妻关系亲密、家庭关系和谐为基本出发点,既要反对“大男子主义”,也要反对“大女子主义”。【详细

  “过年回谁家?”当用体谅与尊重作答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回家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回谁家过年,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这不应成为现代年轻夫妻的烦恼。过年讲究的是团圆,图的是欢乐祥和,如果因为这个问题而闹得家不和、心不安,即便一方委屈妥协了,团圆了,味道也变了。为此,夫妻双方要转变观念,多些换位思考,多一些交流和理解,多一些宽容和礼让,确实兼顾不了的,还可以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将年味传递到对方父母那里,做到情到、礼到、祝福到。此外,还得双方的父母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摒弃旧观念和思维才行。【详细

  “过年回谁家”的决策,不能用来检验自己的家庭地位,更不能用来争夺话语权,夫妻及双方父母间的和谐,比“过年回谁家”博弈中的叫板更为重要。当然,如今一些人时兴“反向过年”,如果居住条件允许,可以把双方父母都接过来;一些人还时兴旅游过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接上双方父母一起去旅游。然而,如果只能接纳一方父母,则同样要互相体谅、彼此尊重、公平相待、遵守契约,轮换着满足双方父母的团圆诉求。【详细

  微言大义: 

  @毅聆锋:去哪过年看感情,夫妻感情好,万事好商量。

  @安好啊:第一年去娘家,第二年去婆家,第三年老人来自己家,然后轮着来。

  @道也1000:独生子女时代,老观念行不通,必须男女方兼顾,或轮流过年,或两家一起过年,或旅游过年。

  @圣荷姐姐:两家可以商量一下,通情达理的父母不会为难儿女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每到春节,关于过年方式的讨论可谓层出不穷。其实,春节本意是幸福祥和,团圆本身比庆祝形式更重要。“回谁家过年”的选择确实需要夫妻双方做出一定妥协,这不该成为子女尽孝、家人团聚的“负担”,家庭成员之间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平平安安回家,团团圆圆过年,才是一年到头最重要的事情。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