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运开启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2019年02月01日 14:0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这几天,2019年春运拉开了大幕,40天时间里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近30亿人次。腾空而起的航班带着牵挂穿过云霄,呼啸而过的列车满载乡愁纵横南北,乘风破浪的航船让思念跨越江海……这场一年一度“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以渴望团圆的“春运表情”,勾勒出流动中国的时代图景。

  春运,一场共享发展的旅程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不久前,网络上发起了“十年对比挑战”的热门话题,有网友晒出十年前和十年后的铁路春运照片,感慨“十年什么都在变,绿皮火车驶向了远方成为追念;十年却又什么都没变,那些思念之情在高铁上依然心切。”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没有信号到WiFi满格,从通宵排队到网上订票,路还是那条回家的路,但旅程有了不一样的意义,时间有了不一样的刻度。春运的变与不变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个人回家的旅途、温暖的归程,映照着国家前进的步伐、时代发展的脉动。

  车轮再快,也不能忘记为了什么出发,“快春运”里也有“慢风景”。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满归镇开往海拉尔方向有一趟“为一个人停车的‘冷极’慢火车”,每到大雪封山的季节就是沿途百姓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被亲切地称为“公交招手停”。如果说“快”象征的是奔跑的姿态,那么“慢”就是守望的温情;如果说“快”代表的是风驰电掣的发展速度,那么“慢”就是要实现每个人都能上车、一个都不能少的公平与共享。【详细

  反映经济结构深层变化

  回顾过去几年的春运,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第一,春运运力结构在逐步调整。越来越多的春运客流将通过铁路和民航形式发送,道路运输占比呈现逐步下降态势。客观地看,除了全国铁路与民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一原因外,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承担民航出行费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前景看,我国民航发展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第二,春运的客流方向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传统春运,主要是外出务工人员年前返乡过年、年后回城务工。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向客流”,年前从乡到城、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的客流不断增长。

  第三,春运客流目的地发生结构性变化。春运期间出门旅游的游客占比在提升,单纯返乡过年的旅客占比在下降。

  第四,春运的技术结构在升级。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春运中。

  以上几方面反映的是我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消费结构、供给结构变化,实际上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趋势。【详细

  流动的中国,成长的希望

  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审视,我们身处的“大流动”,是中国人主动拥抱变革、自己掌控命运的“争上游”,是中华民族史上波澜壮阔的一笔。

  近700万农村留守儿童,大量的留守老人……他们小家庭的牺牲,成就了国家的繁荣,社会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关爱。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配置提速,经济社会的“洼地”将会被逐渐填平,地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

  总有那么一天,人们无论是在大城市求学、创业,还是去风景优美的乡村小镇生活、守业,都将是更舒适、从容的选择。到时候,节假日往返奔波,可能就是为了看看美好风景,心情愉悦,少有忧伤。【详细

  微言大义:

  @帐灾撬:不管怎么样,一定是要回家过年的。

  @离离原上花1:流动的中国,流动的我,不变的家园,不变的年,我们都是追梦的人。

  @热心观众橘夫银:回家过年,陪爸爸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参商微茫: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2019年春运已开启,无论是在外拼搏的年轻人返乡,还是父辈们进城过年,无数个团圆的故事,勾勒出一个流动中国的时代图景。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改革开放40年来,人、财、物自由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结果。下海经商,外出求学,进城务工,回乡创业……一项项改革推进,一个个阻碍消除,人们在流动中实现理想抱负,在流动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流动的中国充满希望,并将释放更大活力。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