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转铁”优化升级 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新速度

2019年01月27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李达认为,深入实施“公转铁”战略、开展货运增量行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踏踏实实的行动。铁路部门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在自身实现运输增量的同时,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日前,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和锦绣大地共同打造的首个绿色物流配送基地,在北京货运中心大红门营业部西货场揭牌。这是铁路系统和农业企业充分利用铁路绿色运输的优势,试点“公转铁”替代汽运方式,联手打造的一个农产品供应链基地枢纽和城市集配中心。

  “公转铁”运输项目的持续优化升级,让轨道上的“京津冀”向着更加绿色、环保、便捷、高效的方向全速前进。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轨道交通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北京农产品年消耗量约为2200万吨,以往的汽车运输能耗高、污染大,“公转铁”后,每年京津冀地区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2.65万吨,同时每年减少进入京津冀地区30吨货车73万辆次,减少北京地区2吨货车1100万辆次,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近年来,国家提出要“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输量,减少公路运输量”,这“一增一减”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向着更加专业化的目标协同发展。铁路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效运作,迅速实施铁路货运增量行动,全力承接社会物流“公转铁”运输,2018年已完成货物运输31.9亿吨,同比增长9.3%

  刚刚步入2019年,铁路部门又有新动作,启动首个绿色物流配送基地,助力货物运输优化升级。据媒体介绍,以往市场在京仓库多在五环六环之外,现在与铁路合作,仓库就在四环边的货运场站内,“最后一公里”的配套运输也更加方便。

  春节前正是市场运输高峰,往年总让货主担心的恶劣天气等问题,现在也都迎刃而解。货物到货主手上的速度更快了,而且价格比公路运输还便宜。针对货物进京后“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问题,铁路部门适应市场需求,主导多式联运,“天网”京铁云平台上线运营,在线服务车辆有500余辆。货物到站后,由清洁能源车第一时间接驳,进行市内绿色联运配送,大幅压缩配送时间。建设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和优化运输配给流程,铁路部门不断积极探索实践,千方百计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升级货运服务。

  深入实施“公转铁”战略、开展货运增量行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踏踏实实的行动。铁路部门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在自身实现运输增量的同时,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期待未来,轨道上的“京津冀”能跑出新速度、新亮点、新风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李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公转铁”加速推进让铁路货运亮点纷呈

      刘大成:“公转铁”变革中的智慧物流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