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租金抵扣个税推涨房租”是个伪命题

2019年01月07日 07:12   来源:红网   吴云青

  “房东,我的租金要抵扣个税。”“那我就涨房租。”新个税法实施,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抵扣个税,这本是一件给居民减负的好事,却引发了推涨房租的担忧。原来,租客申报租房信息会使房东被征税,有媒体算了一笔账,租客抵扣100元左右的个税,房东可能因此被征税几百元。

  话虽如此,租金抵扣个税推涨房租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只要房东和中介因出租房屋产生成本,一旦比租客更强势,他们就有办法把成本转嫁给租客,这与租客是否申报信息、是否抵扣个税并无直接关系。举例来说,中介费本该由房东和租客共同承担,在房源稀缺的时期和地方,实际上经常由租客一方支付。房东出租房屋产生的税费压谁身上,也是同样道理。

  房东本就需要缴税,只是目前对个人房源出租的监管存在漏洞,许多房东该缴的税没有缴;租客申报租金抵扣个税,就会让那些没缴足税的房东“显形”。对于房东来说,纳税是法定义务,也确是一项成本,这项成本将由谁承担——租户,房东,还是一起,取决于租房市场的情形。当前,租客在租房一事上缺乏议价能力,使得房东和中介可以轻易把本该自己承担的义务转嫁到租客身上。而如果租客拥有更多议价空间,相关成本如何分摊的问题就不会再是铁板一块了。

  在租房市场,供需关系始终不断变化,但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租赁各方的话语权。如果租房信息存在垄断、错位,中介机构经营行为不规范,虚假信息、隐藏房源现象普遍,就会进一步压缩租客的议价空间,有时连房东也难以幸免。

  正如供需关系是浮动的,房租水平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无论它怎么变,大体上都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但如果某一方的权益经常难以保障,经常无奈接受“不平等条约”,市场也难以灵敏地反映相应诉求——租客面对违规加价,房东面对垃圾满屋,能不能方便维权?碰上不合心意的租客或房东,终止合同、另立合同的成本能不能更低、过程能不能更便捷?

  有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租赁人口将达2.7亿,整体市场规模将达4.2万亿元,租客将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住房主体之一。解决租房市场的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由政府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与房地产企业、租赁机构共同探索规范、有效的盈利模式,提高租房市场的透明度,通过保障各方权益建立起房东与租客之间的信任,助力市场在反映各方诉求的基础上调节出更趋合理的价格,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