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稳定市场预期,关键在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抓好已有政策的落实力度,防止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有效的实际行动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企业发展的信心。
2018年即将收官,2019年中国经济怎么干?各界尤为关注。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2019年经济工作,释放出诸多重磅信号。
今年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此次会议进行了重申: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中央政治局会议一年内三次提到“六稳”调控政策,可见“六稳”对于当下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在“六稳”当中,稳预期虽然放在最后,但是最为重要,也是心理层面的调控要求,因此,难度也最大,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刘元春所提出的,“六稳”的核心在于“稳预期”,“稳预期”的核心在于“稳信心”。
稳定市场预期,就是让人们对中国经济有信心,要辩证看待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要对中国经济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保持足够的警醒,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同时,更要看到中国经济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没有变,而且正向好的方向发展。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设定为6.5%左右,前三季度实现了6.7%的增速,这是符合调控预期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另外,市场关注的减税降费等措施正在稳步推进,特别是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17.3%,这说明个税改革成果已经惠及到具体的纳税人。另外,11月份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1.2%,结合当前我国税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体,国内增值税占全部税收四成左右的背景来看,增值税出现降幅,也从一个层面说明我国企业税负的下降。所以,在减税降费、深化放管服等诸多改革措施的推动下,我们有理由对未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稳定市场预期,最关键的仍然是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推动创新发展等方面无可取代。而民营经济发展,也是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必须把扶持民营企业放在关键的位置,坚定不移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国务院和各部委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国务院5日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促进就业、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另外,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9年1月1日起,对依法备案的创投企业,可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其个人合伙人从该基金取得的股权转让和股息红利所得,按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或选择按创投企业年度所得整体核算,其个人合伙人从企业所得,按5%—35%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这些政策对降低民营企业税收负担、推动民营企业吸引人才和投资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好的政策也需要抓落实,特别是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是否及时落地,是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因此,稳定市场预期,关键在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落实已有政策,防止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有效的实际行动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企业发展的信心。(注册税务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破解民企融资难要靠改革
发债融资成为缓解民企“融资难”的新亮点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