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41趟改不回3个名字”懒政危害不亚于腐败

2018年12月06日 07:19   来源:红网   邓尤福

  前不久,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的典型案例。经查,2007年8月,湘东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发放林地确权登记证时,将村民三兄弟的名字误登。2016年5月,当事村民发现错误后,多次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更正。前后跑了41趟,得到的答复总是“正在办理”。(12月5日新华网)

  所幸的是该问题在当地纪检监察部门的介入下得到了有效解决,当事村民的林地确权登记证成功更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查处,该事件已告一段落。尽管如此,但从这一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却不得不深思。

  古语说,有错能改,善莫大焉。作为林权证的登记涉及千家万户,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工作中出现瑕疵、笔误也再正常不过,只要发现问题后能及时纠正,相信群众也完全能理解。但是当村民提出问题后,相关部门及其负责采取懒散拖来应对,让当事村民来回41次跑两年,这与《人民的名义》里刻画的懒政怠政代表人物孙连成又何异。最终只能是徒增群众的怨气,给干部形象抹黑。作为相关责任人,不妨回过头去捋一捋,自己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都受到了什么教育,得到了什么启发。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本小小的林权证,在有的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可其怎知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正是构成了国家、集体的“大事”。作为人民的公仆,本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的为民情怀,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林权证更改名字拖两年,这如何证明自己心中有民,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

  一本林权证暴露出的问题还真不少。村民的林权证早在2007年就完成登记,但为何直至2016年5月才将林权证发放到他们手中,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要经历多少生老病死,即便是没有文中提及的姓名错误,也不知有多少村民的林权证因家庭户主等信息变化而需要变更。可这样的办事效率如何体现服务为民。作为相关部门不应差一个合理的解释。

  近年来,随着反“四风”转作风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开展懒散拖作风专项治理,基层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马上办”“零跑窗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深受群众点赞。但是,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有的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思想作风根深蒂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遇到问题绕道走,尸位素餐,懒政不为。甚至有干部认为“贪腐才是罪,懒政无所谓”。其实,“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该事件再次告诉我们,作风建设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

  治腐必治权,治懒必治为。只有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间,做到心中有责,在其位谋其政,为百姓多干实事、好事,才能不断聚集民气,凝聚民心,夯实群众基础,才能担当起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重任。“心无百姓莫为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是不是真担当、真善为,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