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是教育焦虑催生的成功“欲念”

2018年11月27日 15:27   来源:千龙网   池青

  2018年,包括北京市在内,全国都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一边是如火如荼地专项治理,一边是培训机构依旧生意兴隆,门庭若市。

  为什么培训机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根本原因还是上层的减负政策和实际操作层面的升学、应试教育没有完全同步,孩子的分数、排名还是会直接影响小升初、中高考,甚至关联到未来的高等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止是家长的焦虑,也是教育主角孩子的焦虑。如果“唯分数论”还是大部分学校教育的主流意识,作为直接参与者和目标主体,孩子的分数焦虑和攀比心理更直接且强烈。

  培训机构无疑是学校教育之外最省心省力的配套教学模式。笔者就是对奥数类拔高教育持坚决反对态度的人,但拗不过有个对学习和分数有很高期盼的女儿,因为班级里数学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在培训机构同步学习,所以,她坚决要求学习奥数,提高成绩。

  陪她上课后发现,比较正规的培训机构的老师,自身素养都很好,教学方式生动又有趣,的确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重要的是,同步课本的教学内容,能帮助孩子完成课本内超纲的题目,某种程度上是开拓了孩子的思维和解题思路。

  培训机构的补充学习,增强了比较聪慧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更愿意继续学习。当学习目的和兴趣相互作用提高了成绩,产生好的教育成果,家长包括孩子自己,估计都分不清上培训班到底是兴趣还是目的和手段。

  奥数等拔高类的培训班,如果不是孩子自主的选择,而是家长的要求,那对不擅长数学的孩子,就是自信心的严重打击,不仅增加了孩子的课外负担,也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如果减负是国家层面的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政策和目标,那课本中和同步练习册中就不应该出现超纲题,如果出现超纲题即使是可选题,也给了老师和孩子必须会的暗示。如果学校还是以学生成绩作为老师的考核标准,老师又以成绩好作为好学生的标准,那“唯分数论”“升学论”就会是还没有完全形成独立思考的孩子的学习标准,焦虑的家长培养孩子的标准,培训机构拿捏家长心理和存活的“生机”。

  万物生长需要幼苗和土壤,培新机构的生机就是家长和孩子的教育焦虑和对“成功学”的渴求,生存土壤是没有彻底改变的中国应试教育体制。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改变固有教育观念,完成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还需要政策加大力度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地推行和实施,需要每个家长摆正心态,回归养育身心健康孩子的初衷。

  “有教无类”“龙生九子,九子不同” 。古人很早就倡导,教育的初衷就是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让每个独特的生命绽放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光彩。当教育回归到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和选择,培训机构也会回归到只是扩展孩子兴趣和特长的学习乐园。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