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这三个问题 让实体经济强起来

2018年11月01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迫切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问题,二是房地产业对实体经济的挤压问题,三是技术创新动力问题。

  10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企业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情况。他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

  “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八个字凸显出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无可撼动、极其重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之“硬核”,强大的实体经济需要先进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制造业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目前迫切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问题。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是实体经济的低利润率以及技术研发的高风险性,又让逐利的资本顾虑重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既不用心,也不用力。货币要么在金融体系内部打转获取高收益,要么化身游资进行各种炒作,要么出海逐利,真正进入实体经济的部分并不多。一方面央行释放出充足合理的流动性,而另一方面却有不少优秀制造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资金荒”。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疏通货币传导机制,为优秀制造企业“输血”,切实提高支持力度。

  二是房地产业对实体经济的挤压问题。房地产业畸形繁荣,导致一些企业开始“不务正业”,有泛地产化的风险。“宁炒一座楼,不盖一间厂”,在全民炒房的狂欢中,谁还有心去发展实体经济?高房价之下,一些低收入群体攒钱买房子、还房贷,自然会放弃对高品质日用品的消费,这样其实导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力不足。此外,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也大量流向房地产业,阻碍了实体经济对优质生产要素的利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房地产业畸形繁荣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都是弊大于利。

  三是技术创新动力问题。技术创新是实体经济做大做强的根本支撑。事实证明,没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发展就会受制于人。由于目前产学研一体化不深、政企学互动性不强、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化不易、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不少科研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因而,在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让更多科研技术人员的创新价值得到体现,让更多企业从自主创新中获得超额利润,让更多人自觉尊重创新、服务创新、支持创新,从而让创新性劳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以实体经济为核心建设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荆林波: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防止经济脱实向虚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