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集体作弊还装得有模有样 问题出在哪里?

2018年09月21日 09:12   来源:钱江晚报   子知

  如今,在正式考试中个人作弊都有法律风险,集体作弊又该如何追责?据《宁波晚报》9月20日报道,记者在甬江财经学校的考试现场发现,考试过程看似严格规范,监考的、巡考的考务人员配备齐全,但蹊跷的是,竟然无人对考生的身份进行核实。据报道,那天那场百来人参加的考试,代考的“枪手”竟然就有80人。

  如此明目张胆且有程序感的作弊手段,实在令人瞠目结舌。从记者调查情况看,“代考枪手大量招聘,劳务费45元”,这就不只是人情层面上的“帮忙式代考”,已经涉及到不法交易了。说实话,此事中当“抢手”的劳务费真不算高,但仍有人愿意“上钩”,难道他们真的认为这事无关紧要吗?稍有伦理和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代考、替考的事是绝不被允许的,一旦查到,会给自己带来名誉上的损失和法律上的风险。

  而且,这场集体作弊的考试表面上还装得有模有样——考生要把手机放在专用袋里,考试期间不能用手机。但在考生信息审核上,却十分粗糙,报道中称“准考证的姓名和学号的确是原本应该参加这次考试的那个考生,而身份证一栏以及照片栏贴的却是代考人的信息。”更荒诞的是考试进行中,竟然有人专门来发试题答案,“考生”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照抄即可。这就让人迷惑了:既然是集体作弊,还要表面上装出是正规考试的样子,这到底是做给谁看呢?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自欺欺人问题,能把集体作弊每个环节都弄得“滴水不漏”,可见这背后有一整套完备的方案。或许来当“抢手”的人并不了解其中内幕,但只要追查下去,就一定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据报道,记者的准考证上的信息显示:“(这场考试是)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网络教育课程考试,负责的机构为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余姚市函大教育培训学习中心”。目前此事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我们需要等待相关结果,但目前能明确的是,此事与一些教育机构的远程教育项目有关。

  远程教育本来是国民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函授或网络的方式,让那些无法就读全日制大学的人能获得更高的文化与专业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人并不重视远程教育,甚至误以为这是混文凭的捷径,而一些机构也认准了这些错误观念,借此收取高额费用,最后起到所谓的“双赢”目的。但这样做,最后毁掉的却是那些真正渴望求学的人,以及认真对待专业学习的考生,也会对相关机构的名誉带来损伤。

  然而,舆论更关心名牌大学和尖端人才的教育话题,远程教育也好,成人教育也罢,它们往往会被舆论的现实所忽视。但愿这起负面事件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方面要追责到底,另一方面也应唤起舆论对远程教育及其考试方式的关注,想必在更多人的关心下,此事的真相会很快浮出水面。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漫谈高考舞弊如何破?    2018年08月09日
  • ·答题漏判,机器不是责任主体    2018年08月03日
  • ·“雷同卷”能否让考生看一看?    2017年09月1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