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儿子买房向父母求助 这个忙该不该帮?

2018年08月16日 07:37   来源:深圳特区报   

  近日,一封妈妈的信走红网络:一个26岁的青年男子称身边人都买了房,为自己以后找女友考虑,想要父母帮他在大城市买房。但妈妈回信拒绝了,称“你终归是要自己飞翔的,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永远顶在前面的那个……”

  对此,有人认为90后现在确实压力大,父母该帮衬一点;也有人赞成妈妈让孩子独立买房的观点,认为现在的中国父母是时候改变观念了。你怎么看?

  不要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要靠自己多多努力

  @风吹苹果落:重点不是钱,是态度的问题。这个男青年,自己毫无计划,只说身边人都买房了,找女朋友需要房,所以要父母帮他买房,就跟小时候缠着父母买玩具似的,却完全没有提到自己应该怎么做。不能把啃老说得那么理所当然。

  @魔法烧鸡:买房确实是要靠自己多多努力。如果父母不是那么有钱,为什么要用父母的养老金来为你的未来铺路啊?父母也不是必须要这样做的。要是人生前期的道路都靠父母为你铺好了再走,那未来的路走不好怎么办,也不能全靠父母吧?

  @高小丫:如果孩子一张口就能轻易得到某些东西,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会让孩子在社会上难以独立生存。

  @滴石的天空:我认为这是一位真正爱儿子的妈妈,儿子应该明白事理,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想要的东西。经济条件允许父母可以相帮,实在没钱就不要勉强买房。

  @折腾来折腾去的帅:如果买房真的凭一己之力不可能办到的话,也可以和父母商量借一点,但你自己还是要多承担一些。

  @凌晨五点CPA:首付可以靠家里帮衬,自己能还按揭就可以了。

  @太极:最起码自己要拿出一部分钱来,表明自己已经很努力在攒钱了,总不能从首付开始就一路靠借钱通关吧!

  应从小教育孩子有责任有担当,真需要帮助也会义不容辞

  @NW光合作用:从子女角度看,没父母的支持,要想在大城市买房确实困难,父母支持点是可以的。从父母角度看,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不愿为买房掏空积蓄,这也是对的。

  @自然的张侃:从道理上讲,父母应该这样回答儿子的这个要求,这也是真正对儿子好。从策略上,就稍微复杂一点——首先是爸妈经济条件如何?如果确实有不用的、而又不影响自己生活水平的钱,也可以给他买个房。与其未来留钱给他,不如留个房子。

  @不后悔的召唤师丶帅雪:我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将来我有儿子的话,他要买房子,我一定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是女儿,我也这样。当然,孩子小时候我也会以身作则,教他们有责任有担当。

  @18楼瓷娃娃:家里有经济能力的话就适当帮一把,没有的话就不要勉强买房。

  重点不是钱,是态度

  现代都市中,年轻人所面临的压力确实很大,想寻求父母能力范围内的扶持也可以理解。但正如有网友所说的:重点不是钱,是态度问题。人总要学着慢慢长大,人生自立需要努力,总是希望拿父母做靠山、自己在树下好乘凉,这样的心态无疑是自我矮化。压力,对自强的人来说,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动力,应该由此反思、调整自我的人生规划,把眼前的困难变成拼搏的动力。

  (专栏主持:张雪松 话题推送:张会)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孩子的暑假,爸爸不能一直缺席    2018年08月16日
  • ·当爹当妈,不能由机器人代劳    2018年08月16日
  • ·情感机器人可期待别依赖    2018年08月16日
  •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8年08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