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陶琳认为,让手机成为我们的“奴隶”,让工作和生活更便利、更美好,这个小目标早已实现。反过来,获得便利之后,我们不能被手机“俘获”,生活才会更惬意、更诗意。
正在热映的影片《西虹市首富》,由“一个月内花光十个亿”引出故事,男主人公王多鱼可劲儿造、玩儿命造、变法儿造,演绎出种种笑料,观众乐喷,票房大卖。
为营造夸张的视觉效果,电影里出现大量现金场景,各种开销直接付钞票。在当今现实社会,每个人仔细回想一下:你出门还带现金吗?即使带,会带很多吗?最近一个月你用过多少金额的钞票?反正,公司里很多年轻同事,他们兜里基本没有一毛钱,因为凡是花钱的事儿,有手机足够。
按照现实语境设想一下,如果王多鱼的二爷,再给他限定一个花钱条件:只能用手机完成。你说,王多鱼该咋办?他能完成吗?
手机,已成为每个人身体的延伸。有的人,不带手机欲断魂。由此,也附带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比如手机成瘾等,这都是事物发展规律使然,正确面对就好。
有位上海姑娘,为减缓手机重度上瘾症,决心放下手机,做一个独立的、自由自在的自己。恰好,她有些日常生活琐事需要完成,包括交水电费、医院挂号、买火车票、查公积金账户等。这些事,本来通过手机都可以轻松搞定,但她偏不,必须亲自上门去完成,跑路、排队、办事,潇洒走一回。
结果可想而知,她完败于手机。
她用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体力的教训给自己和网友们上了真实一课,在拒绝手机的情况下,她要带更多实体性的东西,比如现金、地铁卡、医疗卡、缴费单、手表等,缺一不可,还要搭上交通时间、排队时间、沟通时间,以及着急上火的心理损失。最后,看到手机,一颗受伤的小心灵急需安慰。
笔者还亲历过手机救人于“火热”之中。
最近一段,京城桑拿天特别猛。有天晚上,突然被热醒,空调咋不动了?灯也按不亮,没电了。记忆中,上次何时充电、充了多少度,毫无印象。幸好,手机有电。打开手机手电筒,看电表,太好了,可以手机充“电”,按几下轻松搞定,继续凉快睡觉。
抚今追昔,更能认清社会发展的进程。
1999年9月,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同时拉开一场为期72小时的“网络生存”大测试。12名志愿者,每人一个标准间,没生活饮水,没电话、电视等电器,有一个空冰箱,卫生间中只有厕纸。最关键的生存问题,只能通过一台拨号上网电脑解决。主办者提供1500元现金以及限额1500元的信用卡,还有当地ISP的上网帐号和密码。测试者不能离开房间,必须通过网络获取食物、水来维生。
现在来看,有了手机,足不出户,搞定一切,这还算事儿?
可是回到1999年,这真是一件大事儿,搞不好就会影响生存。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12名测试者共消费了人民币6919.05元,其中电子货币1854.34元。各位测试者在这三天里的作为各不相同,但大部分人把时间花费在购物上了。
站在2018年,回望19年前的测试,你会觉得当时很low吗?科技发展不断进步,没有那会儿的low,哪来今天的high?
王多鱼如何用手机在一个月内花掉十个亿?个人感觉,好像不是问题。你看电影里那些大手大脚的花钱场景,租酒店、买股票、搞投资、买烟花、请球队,哪个不能通过手机完成?而且,各种线上平台还有更多功能帮你花钱或投资。
让手机成为我们的“奴隶”,让工作和生活更便利、更美好,这个小目标早已实现。反过来,获得便利之后,我们不能被手机“俘获”,生活才会更惬意、更诗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陶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快速便捷不意味着让渡权利 请给现金留下一席之地
“无现金社会”本是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