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存款偏离度管理,一方面可以制约商业银行月末“冲时点”冲动,避免货币供应指标大起大落;另一方面,可以推动银行资金和资产期限结构合理匹配,夯实业务发展基础,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银行要淡化存款市场份额目标,强化对存款质量约束,努力提高核心存款占比,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简化了存款偏离度指标,细化了违反偏离度的具体惩罚措施。实施存款偏离度管理,一方面可以制约商业银行月末“冲时点”冲动,避免货币供应指标大起大落;另一方面,可以推动银行资金和资产期限结构合理匹配,夯实业务发展基础,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
过去多年,银行存款每到月底就像“变魔术”一样暴涨。其来源一是网点“压存款”。月末最后几天,银行往往动员客户,该支付的资金暂不支付,该转账款项的暂不转账;二是信贷集中投放。大量信贷集中在月底投放,信贷派生的存款会形成一定的存款月底冲刺效应;三是理财产品回流。不少银行理财产品都被设计为在每月的最后一两天到期,月末资金从“表外”集中回归到“表内”。
月底存款虽然大幅增长,但这部分存款都是期限极短的“过路资金”,银行并不能真正有效使用这部分资金,也不能用于信贷投放进入实体经济。相反,短期内,由于月底时点存款大幅增长,银行必须据此多缴纳相应的存款准备金。这不仅会制约银行自身的信贷投放能力,也减少了银行的利息收入。因此,提高存款稳定性,银行才能将这些稳定性强的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完善存款偏离度管理,银行要转变存款拓展模式。按照偏离度管理要求,只有日均存款上去了,月底存款才能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银行不能再沿袭过去“月初松、月中等、月底冲”的存款拓展节奏,应把存款拓展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来抓,强化日均存款管理,提高存款稳定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银行发展存款的压力并不是减轻了,而是对营销服务和管理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完善存款偏离度管理,银行要高度重视核心存款。稳定的核心存款是商业银行存款平稳发展的“压舱石”,也是保证银行存款偏离度达标的关键。无论何时,银行都需要稳定性强的核心存款,偏离度管理要约束和剔除的,恰恰是通过月底冲时点虚增、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缺乏实质意义的存款。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可以依靠价格手段快速拓展高成本存款,但这意味着银行必须提高自身资产端的收益水平,同时资产端的高收益也意味着银行要承担更高的风险。因此,稳定的核心存款已经成为银行竞争力的关键。
随着客户投资渠道越来越多,银行像以前一样坐等低成本存款上门已经不太现实。要拓展核心存款,银行既需更新理念,也要创新手段。过去银行之所以愿意赔了经济账,也要存款“冲时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追逐存款市场份额。因此,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就是对这种“份额情结”“规模情结”的矫正。银行要淡化存款市场份额目标,强化对存款质量约束,努力提高核心存款占比,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创新手段方面,银行应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积极运用金融科技等手段,通过优质的服务使客户资金尽可能在银行内部循环、沉淀为低成本资金。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银行公司金融部 贺强)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