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问政”重在“问效”

2018年06月20日 07:26   来源:红网   储旭东

  近年来,广场问政、网络问政、电视问政等问政方式以及不断加大的问政力度,将干部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到位、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摆在桌面上、晒在太阳下,推动了诸多“疑难杂症”的有效解决。但问政并不仅仅是曝光问题,更在于推动问题解决,问政之后还要有下文。(6月19日《人民日报》)

  问政可以直接打通群众和领导干部之间的沟通渠道,让工作不到位、群众不满意、公众不买账的问题直接“摊开来”谈,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才是最终的目的。然而在个别地方,少数领导同志并没能将问政这个有力武器用好,看似身处群众中,心的距离却隔了千山万水,群众说什么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偏偏在问题整改、矛盾化解、决策部署上看不到行动。

  其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论领导干部答应什么、承诺什么,都与群众的切身需要紧密相联。只要是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群众一定会记得清清楚楚,任何妄图打擦边球、当甩手掌柜、做口头文章的“应付式”行为,都会严重损害个人和单位的公信力。何况,问政本就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天的问政只是直面问题,下一次问政只怕是“翻旧帐”的时候,甚至还会“新账旧账一起算”,届时媒体的聚光灯、群众的“酸言辣语”想必靠躲是躲不开的。

  换个思路看,群众关注问政、媒体聚焦问政,并不是为了挑刺挖坑、“为难”我们的干部,恰恰相反,是通过把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摆上台面,与领导干部一同想办法、找出路,为的是更好地优化干部的服务、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如此说来,领导同志无需过多地纠结于问政过程中会不会“下不来台”,毕竟每项工作都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出现问题、存在缺陷、发生偏差实属正常。群众提意见、公众有想法是好事,只有集众智、聚合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干事创业的成效。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问政工作究竟成效几何,全在落实中显现,我们不仅要“问政”,更要能“问效”。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正视问政的积极作用,把问政作为检视工作成效的“听诊器”,通过群众之口来听听自身的弊病和症结所在,有问题、有缺陷就及时改正、补齐,确保我们的工作干好、干优、干实,若是没有群众所述的不足,要借机主动向公众解释、澄清,引导他们加深对岗位的认识,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更多的矛盾和误会。要为问政提供制度保障,只要群众的反映有理有据、公众的建议中肯合理,就应当全盘接受加以落实,不断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着力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固化问政问效的程序,将真听、真抓、真改作为基本要求,让问政从收集意见、听取批评到解决问题、成效公开形成闭环;强化问责导向,加大对无视群众、屡教不改、责任缺位、担当缺失行为的问责力度,为问政营造良好的运转环境,确保问得精彩、问而有效、问出正能量。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对低保要有“问政”式监管    2017年03月10日
  • ·地方改名不一定有利发展    2016年06月14日
  • ·“电视问政”要问出务实之风    2016年05月0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