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角度看人才配置现状

2018年05月14日 07: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李侠(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

  人才作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第一资源的认识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从去年开始的人才吸引竞争就是最好的说明。

  本轮人才竞争所揭示的意义

  笔者认为,此次人才竞争产生两个影响:首先,长期阻碍市场流通的、看似无解的、僵化停滞的户籍制度,开始出现全局性的松动,这对于未来体制改革的深化具有长久的示范作用;其次,此次改革如一面镜子照出哪些区域处于进步阶段,哪些区域又处于弱势阶段。这个趋势一旦被更多的证据证实,那么,区域间的马太效应可能越发严重。

  历史一再告诫人们:最初的改革都是低成本的,越往后改革的成本越高。比如,那些经济状况居中的区域敏锐地意识到,通过降低制度成本可以有效地吸引大量人才。而且这种做法,也为当地做出了最漂亮的改革宣传。

  抛开区域间各自的具体心态不谈,仅从宏观效果上看,本轮人才竞争造成的一种明显结果就是人才的分流效应。人才开始出现向二线节点城市汇聚的四面开花现象。这再次证明形势比人强的规律。道理很简单,一个确定时期内,人才总量是有限的。

  人才政策历来是政府管理职能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人才政策在整个政策链条中的位置属于典型的供给侧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上游”政策供给意味着加强市场在“下游”激活商业化过程的活力,从而有利于形成“环形链接”。基于此,放大信号政策与增加专项基金,这两项政策直接决定人才引进的规模与类型。

  人才要有效发挥作用是需要一个合理的知识层级结构的,即高、中、低端人才的结构合理,这样知识的传递、扩散、吸收与创新的实现才是可能的。

  笔者认为,人才的引进与储备基本上有两种模型:海绵模型与蓄水池模型。海绵模型是基于市场的需求实现的人才吸纳模式。这个模型能够体现市场的变化,但是缺少前瞻性。由于真正的创新人才是无法计划的,也是无法预测的,因此在人才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的人才冗余机制,为此,我们提出人才的蓄水池模型,为未来的发展储备智力与知识资源。

  在知识的专业化分工如此细密的当下,这种努力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对市场效率的追求以及编制的限制,导致当下的科技共同体每天几乎都处于全负荷运转状态,从知识生产角度来说,这种过度负荷状态没有给知识生产留出必要的培育时间,从而很难出现需要大量时间投入的高端知识产品,而适度的人才冗余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蓄水池的规模是严格受政策影响的,因此,一些城市在未来人才政策制定时可采取“海绵模型+蓄水池模型”的二合一模式。这种组合模型既尊重了市场的力量,也避免了市场失灵的可怕后果,从而最大限度上储备人才。

  人才政策需要市场检验

  一项人才政策好不好,还需要市场来检验。基于已有的研究可以知道:好的政策一定会把政策目标的设定与人才的真实偏好相匹配,达到对政策受众的激励效果最大化,从而实现政策目标。

  研究显示:户籍、住房、发展与承认,这四项偏好是直接影响人才流动与安稳工作的锚点。户籍与住房的需要可以通过放宽供给侧的信号政策来解决;发展与承认可以通过供给侧的专项基金的设置来解决。当政策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保持良好平衡的时候,人才队伍建设良性循环的局面才会出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绩效高。

  流动性的实质是知识的流动,即从高知识势能点向低知识势能点的转移,从而提升与填补本地所缺的过程,任何人为设限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必须能以最小的阻力越过各种制度栅栏,这样人才才能为当地作出贡献,否则,就会流向其他制度成本比较低的地方。因此,适度放宽人才引进的门槛,有利于形成人才的集聚效应。在专业化分工如此细化的今天,人才集聚也就是多样化知识的集聚,从而增加了所在地的知识密度,这就既降低了当地获取知识的成本,又有利于知识溢出效应的呈现。

  研究已经证明:只有人才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触发创新的链式反应,这也是城市长久繁荣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门槛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市场精准决定了引进人才的类型;服务细化满足了人才偏好的需求。

  人才引进有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活力,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效率,这就是鲶鱼效应的体现。也许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才集聚效应的形成,有利于打破区域内僵化与保守的思维方式的蔓延,从而促使区域文化处于进步状态,而这点恰恰是未来吸引人才的最重要的政策靶标。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