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外卖信息售卖 监管更需“卧底精神”(图)

2018年04月24日 13:50   来源:东方网   张涛

  近日,记者卧底多个“电话销售”群发现,有卖家专门出售外卖订餐客户的信息。包括电话姓名、订餐地址在内的万条信息售价800元,每条信息的售价不到一毛钱。还有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用户的订餐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甚至还有一些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4月23日《新京报》)

  刚叫一份外卖,外卖还没送到,下单者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挂在网上售卖,这样的情景想想都觉得可怕。尽管刑法修正案(七)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进行了立法,去年6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也明确网络运营者要确保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但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仍不断发生。这不仅使得当事人不堪各种骚扰电话,更为电信诈骗犯罪提供了便利。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研究个人信息,对每个受害人进行精准的画像,为其量身定做诈骗剧本,让人防不胜防。

  感谢新京报记者的卧底调查,为我们揭开外卖信息泄露的乱象。事实上,近年来许多媒体都曾进行过类似的暗访报道,比如,“记者暗访个人信息贩卖黑幕:300元可买开房记录”,“高考生信息遭疯狂泄露记者卧底揭黑幕”,等等。不过,相比之下,我们更希望监管部门也能具备这种“卧底精神”。因为,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新闻线索,更是执法线索,可以顺藤摸瓜查出罪魁祸首。

  外卖订单信息,涉及到外卖平台、商家、骑手等多个环节,很多环节都有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有的外卖平台程序存在漏洞,网络入侵者可以根据订单序列号爬取用户信息。还有包括部分外卖骑手在内的一些送餐员,专门靠“出卖”订单牟利。此外,一些跟商家合作的第三方公司,也存在泄露信息的可能性。因此,从源头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仍难免百密一疏,功亏一篑。

  不过,百川奔流终归海,无论通过哪种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最终都需要销售变现获利。在一些QQ群里,有人公开叫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等外卖平台的客户信息。如果执法人员以客户的身份与之联系,不难找出个人信息泄露的根源,让不法分子现出原形。而从另一个角度讲,监管部门卧底,也可以有效斩断个人信息贩卖的利益链条。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每一次交易都有可能成为自投罗网,贩卖个人信息成为一门高风险生意,许多犯罪分子不会再愿铤而走险。当牟利的“钱途”成为一条“不归路”,个人信息被盗的概率自然会大大降低。

  呼唤监管部门的“卧底精神”,必须要解决多个执法主体“九龙治水”问题。目前,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管理权分散在不同部门,工信、工商、公安等都能管,但都管得不彻底。从国外经验来看,欧盟及其成员国实行了独立的个人信息保护执法机制,专设有信息专员。信息专员相当于准法官,可以主动进行调查,也可接受投诉到企业调查,调查后可下发警告令或制止令,或处罚,严重的可提交司法机关提起公诉。我国也可以探索建立权威的、独立的、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执法机构,集中精力对个人信息实施“全流程保护”,与贩卖个人信息的不法分子较量。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