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卧底多个“电话销售”群发现,有卖家专门出售外卖订餐客户的信息。包括电话姓名、订餐地址在内的万条信息售价800元,每条信息的售价不到一毛钱。还有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用户的订餐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甚至还有一些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4月23日《新京报》)
刚叫一份外卖,外卖还没送到,下单者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挂在网上售卖,这样的情景想想都觉得可怕。尽管刑法修正案(七)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进行了立法,去年6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也明确网络运营者要确保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但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仍不断发生。这不仅使得当事人不堪各种骚扰电话,更为电信诈骗犯罪提供了便利。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研究个人信息,对每个受害人进行精准的画像,为其量身定做诈骗剧本,让人防不胜防。
感谢新京报记者的卧底调查,为我们揭开外卖信息泄露的乱象。事实上,近年来许多媒体都曾进行过类似的暗访报道,比如,“记者暗访个人信息贩卖黑幕:300元可买开房记录”,“高考生信息遭疯狂泄露记者卧底揭黑幕”,等等。不过,相比之下,我们更希望监管部门也能具备这种“卧底精神”。因为,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新闻线索,更是执法线索,可以顺藤摸瓜查出罪魁祸首。
外卖订单信息,涉及到外卖平台、商家、骑手等多个环节,很多环节都有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有的外卖平台程序存在漏洞,网络入侵者可以根据订单序列号爬取用户信息。还有包括部分外卖骑手在内的一些送餐员,专门靠“出卖”订单牟利。此外,一些跟商家合作的第三方公司,也存在泄露信息的可能性。因此,从源头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仍难免百密一疏,功亏一篑。
不过,百川奔流终归海,无论通过哪种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最终都需要销售变现获利。在一些QQ群里,有人公开叫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等外卖平台的客户信息。如果执法人员以客户的身份与之联系,不难找出个人信息泄露的根源,让不法分子现出原形。而从另一个角度讲,监管部门卧底,也可以有效斩断个人信息贩卖的利益链条。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每一次交易都有可能成为自投罗网,贩卖个人信息成为一门高风险生意,许多犯罪分子不会再愿铤而走险。当牟利的“钱途”成为一条“不归路”,个人信息被盗的概率自然会大大降低。
呼唤监管部门的“卧底精神”,必须要解决多个执法主体“九龙治水”问题。目前,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管理权分散在不同部门,工信、工商、公安等都能管,但都管得不彻底。从国外经验来看,欧盟及其成员国实行了独立的个人信息保护执法机制,专设有信息专员。信息专员相当于准法官,可以主动进行调查,也可接受投诉到企业调查,调查后可下发警告令或制止令,或处罚,严重的可提交司法机关提起公诉。我国也可以探索建立权威的、独立的、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执法机构,集中精力对个人信息实施“全流程保护”,与贩卖个人信息的不法分子较量。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