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葬”遇冷只因厚葬观念根深蒂固?

2018年04月09日 07:21   来源:红网   陆仁忠

  鲜花葬、草坪葬、树葬……今年清明节,武汉14家公墓集中开展免费生态葬。据武汉市民政局介绍,早在1997年,该市就开始探索生态葬,但受困于传统殡葬观念,截至目前,仅有约4万名逝者实行生态葬,选择率尚不足1%。(4月7日《湖北日报》)

  “生态葬”遇冷现象并非武汉独有。据媒体公开报道,四川攀枝花市推行“生态葬”4年仅有16例;扬州截至2016年的“生态葬”率不足千分之五,等等。公众在探讨其原因时,大多都谈及传统“厚葬”观念的根深蒂固。

  的确,由于受到“风光大葬”等思想影响,殡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和“比阔气”“奢侈浪费”划上等号,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样的风气更甚。或许有不少人认同并支持“生态葬”的推广,但是在良好社会风气尚未完全形成、公众观念转变并不充分的前提下,真愿意冒着被亲朋好友“戳脊梁骨”的风险去尝试“生态葬”的并不多,这是“生态葬”叫好不叫座的最重要原因。

  但应看到,“生态葬”本身也有很多亟需改进的地方。一方面,“生态葬”的本质是要减少坟地对土地的占用率,但千篇一律、相对集中,而又缺少墓碑标注的“生态葬地”,势必会带来“辨识度低”、一块地“反复葬”等问题,对公众日后寻根问祖、扫墓祭奠等造成困扰;另一方面,“生态葬”虽然推广时间较长,但时至今日尚属新兴,还处于鼓励和倡导阶段,缺少指向性的引导和标杆引领,公众很难看到“生态葬”与当前殡葬之间有何差异,甚至不少人根本对此毫不知情,这也让“生态葬”难免遇冷。

  事实上,类似的“阻碍”在殡葬行业曾经也出现过,以往各地方政府在推行“逝者火化”进程中,也和当时的社会风俗有过“激烈交锋”,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政府部门的奖惩机制不断健全,移风易俗才取得一定实效。

  要想真正让“生态葬”能够快速推进,过往经验值得借鉴。一来,深入而广泛的宣传不可或缺,只有让公众先知晓,才谈得上推广;二来,在推广“生态葬”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并保障传统祭奠习俗,尤其是在如何提升“辨别度”方面,相关部门必须有所思考,既不能让逝者“入土难安”,也不能让生者“寻祖无门”;三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生态葬”墓地的公益属性,在降低购买费用的同时增加“生态葬”奖补力度,让公众更能接受这种殡葬方式;四来,在一定区域内可以适当开展试点,发挥移风易俗的导向作用,逐渐向周边区域辐射,促进“生态葬”全面推广。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