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启动森林质量提升等生态保护工程试点,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00万亩以上,积累更多生态财富。同时,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从现实情况来看,贫困地区多为生态脆弱地区,上述两项政策措施的叠加,将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进程,对巩固已经取得的脱贫成果也有重要作用。
良好的生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境保障。此前多年,很多贫困地区大量砍伐森林、垦荒种粮或过度放牧,结果导致生态环境变得更差、群众更加贫困,甚至有些原先自然条件不错的地区也沦为贫困地区,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可以说,生态变差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拔穷根”需要“重生态”。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贫困地区普遍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一些地方还采取了封山禁牧等保护措施,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生态修复效果明显,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这也为脱贫攻坚创造了较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条件。
良好的生态本身就是脱贫致富的好产业。近年来,贫困地区将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经果林、林下经济、草畜产业,形成一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富民产业,大幅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形成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而且,国家实施生态工程还广泛增加了农民的政策性收益。以宁夏固原为例,自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市实施退耕还林254.2万亩,累计兑现粮款补助折合现金43.23亿元,退耕还林受益群众达98万人;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成为生态护林员,给他们发放工资,有效带动近5000户农民实现脱贫。
脱贫攻坚不易,巩固成果更难。从历史上看,因为生态变差,城市成废墟、绿洲变沙漠的例子并不鲜见。尽管目前贫困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仍然比较脆弱。为此,贫困地区必须着眼长远,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