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主义”有悖精准脱贫题中之义

2018年03月26日 15:11   来源:南方网   郭雪营

  有记者在中部一个深度贫困县采访,县里干部抱怨,省里分配光伏扶贫指标,每个深度贫困县平均分,虽然都是深度贫困,但各自情况不同,排排坐,分果果,看似公平,实则不公。(3月25日《人民日报》)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而且,现在剩下的都是深度贫困“难啃的硬骨头”。扶贫指标的平均分配,扶贫资源的平均投入,“平均主义”有悖精准脱贫题中之义,更反映出有关部门浮躁式作风,粗放式管理,必须立行立改,扫清脱贫攻坚障碍。

  “平均主义”首先反映出的是作风不实的问题。不愿意搞深入调查研究,懒得一村制定一策,所以就打着“公平”的旗号,搞平均主义,与实际情况脱钩,与贫困群众需求脱钩,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要当好冲锋兵;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转变作风是关键。

  “平均主义”背后还有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一些地方的干部习惯于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热衷于围着上级转,没有把贫困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动力,结果是对上“精准”,对下“粗放”。每当有任务,这些干部爱搞“一锅烩”,“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心想着赶紧完成“面上脱贫”,当作向上提拔的跳板。这是对贫困群众的不负责,也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的不负责,所以,必须加强考核管理,防止扭曲的政绩观抬头。

  精准脱贫,就要把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印在脑里,把贫困群众的迫切需求放在心里,把工作做细做深落实到行动上,切忌大而化之,“千村一策”,防止搞平均主义、大水漫灌,避免“数字脱贫”“表格脱贫”。“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只有把脱贫工作做到精准、精细、极致,做到贫困群众心坎上,才能激发贫困群众内驱力,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确保攻坚战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百战而不怠。

  脱贫攻坚战,是检验干部作风和素质的“练兵场”,精准施策,精准脱贫,是打赢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之举。养成苦干加实干的工作作风,树牢以群众为中心的政绩观,党员干部才能当好“冲锋兵”,带领贫困群众攻坚克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