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才用才何必囿于“土”“洋”标签

2018年03月23日 07:30   来源:北京日报   汤华臻

  一位“土博士”,作出影响世界的成果,得到的特别优待是“破格提拔研究员”;而一位“洋海龟”,可能什么都没做,就已当上了“研究员”。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日前分享了这样一则对比,恳切呼吁:引进人才当然重要,但千万别忘记了扎根本土的人才。

  短短一席话,引发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学者的强烈共鸣。重“洋”轻“土”的现象,在国内确实普遍存在。从踏入科研圈开始,在录用条件、项目扶持、职称评聘、待遇激励等方方面面,本土人才都面临更大的压力、更高的门槛。不乏有“土博士”自嘲,自己需要付出至少三倍的努力,才能和“洋博士”“坐在一起喝咖啡”。“土”“洋”有别之风下,还催生出许多怪象,最明显便是青年学者纷纷“曲线救国”:出国主要不为深造,只为“镀金”回国拿到好待遇。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种选才用才窠臼,并非自今日始。《围城》里的方鸿渐,凭借“克莱登大学”一纸“子虚乌有”的文凭,混得风生水起,虚构的故事正是对当时知识界“崇洋媚外”的犀利讽刺。如果说彼时我国科研实力整体落后,为迅速实现“弯道超车”给予优秀外来人才特别优待,刻意抬高“洋文凭”还算“情有可原”,那么随着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特别是现在我国诸多学科领域已经形成独特优势,再一味追着“洋和尚”跑,就有妄自菲薄之嫌了。

  英雄不问出处,只问用处。人才千人千面,都有优劣势、长短板。也许“洋海归”研究方法更新、国际视野更广,但“土博士”未必就没有自己的两把刷子。近年来,本土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比如“墨子号”四个核心设备的负责人,都是所谓“土八路”。说白了,过度纠结于“洋”“土”的“教育血统”,与“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三唯”倾向一样,是拿着僵化的条条框框搞“一刀切”,不见得能选出千里马,还会伤了人才的心。

  人才聚,则事业兴;量才授任,人尽其才,则国家强。今天的中国,各行各业迎来发展的春天,亟待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招才引才的正确方式,正是丢掉不必要的标签思维,根据实际所需,参照未来趋势,来识才辨才。无论是本土的还是海归的,无论是否出身名校,只要能干出成绩,就该大胆任用,并且给予帮助。不固守僵化条件,不抱持刻板成见,何尝不是激活人才活力的密钥?

  春秋时期,祁奚告老辞政时,晋悼公问谁可替他,一问举解狐,再问举祁午,解狐为其仇、祁午乃其子,此谓“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为官择人,唯才是与”,开阔眼界、打开思路、破除壁障,必能达致人人尽展其才的境界,催生人人渴望成才的氛围,引来天下英才共图大业。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