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迪士尼收“插队费”与坐头等舱相比是偷换概念

2018年01月31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将迪士尼收“插队费”与坐头等舱相比是偷换概念,迪士尼的“插队费”应当尽快取消,可以设立不同价格的入园通道,由游客自己选择,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体现市场公平。

  据报道,登录上海迪士尼官方App,可以发现VIP服务有两种:一是连续3小时导览,每人收费2700元,每团3位游客起订,最多8人;二是连续6小时导览,每人收取3000元,限定人数6人至8人。(1月29日《法制日报》)

  这样的行为让消费者觉得只要缴纳了迪士尼规定的费用,就能成为VIP,而成了VIP,就能由导览员带着插队。于是,所谓的VIP,就是缴了费的“插队团”,其存在的基础,就是“插队费”。那么,没有缴“插队费”的游客,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缴了“插队费”的“有钱人”在自己的面前插队,且不能有任何怨言。殊不知,迪士尼一张门票才370元,一次“插队”就要3000元,相当于8个人的门票。对迪士尼来说,这的确是门赚钱的生意。对此,舆论和公众反映强烈,也是意料之中的。

  也有一些人认为,迪士尼收取“插队费”,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如同乘坐飞机的头等舱,多交钱自然要享受更多的权利。显然,这是偷换概念的行为。“插队”与头等舱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收取“插队费”的行为,更像是黄牛倒票,即游客多掏钱,就可以买到票,而排队花正常价格买票的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买票,或者根本就买不到票。

  我们说,判断一项商业行为是好是坏,不仅在于它用什么手段和方式,而在于它有没有损害公众利益。飞机的头等舱,尽管也享有不少特殊的权利,如在贵宾室休息、优先登机、享受高规格服务等,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对他人构成伤害。即使优先登机,也构不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因为,坐头等舱的旅客,并没有因为多掏钱而先行起飞。而迪士尼的“插队费”,明显损害了其他游客的利益。

  有专家建议,对多掏钱进园的行为应该予以调整,可以设立不同票价的不同通道。笔者认为,这样的方式还是可行的。这类主题乐园如果将多掏钱入园的情况和要求清楚地告知所有游客,然后让游客比较之后自行做出选择,这才是真正公平的市场行为。而不是以所谓的组团方式,进行变相“插队”。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类似于迪士尼“插队”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各类打着VIP旗号的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服务机构,为了吸引高消费者,纷纷开设了VIP通道,有的VIP通道比一般通道还要多,以至于插队现象越来越严重,往往伤害了普通用户的利益。

  其实为了业务需要,建立VIP通道等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绝对不能有损他人利益而现实中,只有致力于服务多数人,才有助于提升服务单位的公信力。服务建立在多数人的基础上,服务单位的形象才会攀升,影响力和公信力才会越来越高。

  因此,迪士尼的“插队费”还是应当尽快取消,可以设立不同价格的入园通道,由游客自己选择,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体现市场公平。(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迪士尼VIP团不过是花钱买一个“插队”权

     迪士尼高价“插队费”,有操弄规则之嫌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