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项目“高价化”偏离普惠方向

2018年01月23日 08:48   来源:燕赵晚报   斯涵涵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老项目,包括万科、光大、远洋、北控、保利等在内纷纷在京布局高端养老机构。但记者调查发现,高端养老项目价格动辄每月过万元甚至数万元,高档化趋势明显,这让许多对养老项目有需求的普通市民望而却步。(1月22日北京青年报)

  调查显示,近年来,大型地产企业纷纷布局各地养老项目。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一件好事,因其满足了部分中高端群体的养老需求。但高端养老扎堆,动辄每月过万元甚至数万元,令普通市民望而却步,就是一种非正常现象。

  房企做养老地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楼盘的规模化发展将是养老项目落地的重要保障。同时,在各地严格管控房价的大背景下,相比房地产业被挤压的利润空间,医疗养老行业利润丰厚,成长看好,于是不少地产资本纷纷盯上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健康行业,高端养老机构此起彼伏。

  虽然,房企做养老地产,是资本投资的选择自由,但养老项目过度“高价化”依然具备不少负面效应:一是普遍带高了养老价格。记者注意到,房地产等大型资本企业在京投资养老机构,收费动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一个月已经屡见不鲜了。一些原本做“平价”养老机构起家的企业也开始向高端化的路线转型。“平价”养老机构将越来越少。二是加大了养老焦虑。当下独生子女这一代,家里对应着4位老人,随着他们年岁渐老,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养老问题的严峻,有时甚至感到焦虑。但现在养老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会令老人生出老无所养的恐慌、年轻人产生望而生畏的焦虑,严重影响家庭和睦与社会安宁。

  资本追逐利润固然没有错,但开办养老机构属于民生工程,需要尊崇必要的养老责任与宏观调控,若养老院片面逐利,忽视社会责任,公共服务角色错位,加之管控乏力,“高价”扎堆,“平价”难寻,势必埋下社会隐患。

  养老项目“高价化”偏离普惠方向。对此,相关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管,严格高端养老的审核程序与价格督查,并出台相应激励政策,鼓励引导民营企业项目资金进入平价养老领域,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养老床位提供建设支持,大力兴建普惠型公办养老院,探索共有产权房养老模式,积极鼓励居家养老、以房养老等新型养老方式,实实在在扩大“托底”容量,充分满足广大老人的普遍养老需求,真正发挥社会福利的保障作用,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阳光照进每一个家庭。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