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余杭瓶窑的王阿姨,老两口住着200多平方米的三层农家小别墅,有鱼塘、有菜地、有果树、有鸡鸭。子女们工作比较忙,平时感觉有点冷清,也想找几对老人抱团养老。目前,王阿姨的农家小别墅里一共住着7户人家(包括王阿姨夫妇),大家互助互爱,生活和谐。这可能是中国首个“抱团养老”的成功案例。
“抱团养老”是个有创意的尝试,但这样的尝试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例如,住在杭州城西的张阿姨,比王阿姨更早有过“抱团养老”的想法,可她的尝试却失败了。王阿姨曾经向张阿姨“取过经”,王阿姨的成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张阿姨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也说明,“抱团养老”受到不少条件的限制,虽有成功的样本,但却不一定能够普遍复制。
从王阿姨成功的经验来看,至少有三个方面来之不易:一是“抱团养老”需要较大的集体居住空间来之不易,不是谁家都会有200多平方米的小别墅;二是凑齐情投意合、能够和谐相处的老人不易,王阿姨是面试了20多对夫妻,才选中了几对夫妻与自己合住;三是协调合住者不同的利益不易,王阿姨他们是以《结伴养老协议书》的形式明确了各自的权利义务。王阿姨的成功之处,有许多可以借鉴、可以复制的地方,但也有些条件是必须具备却又难以普及的。
除了较大的居住面积是几乎不可或缺的之外,《结伴养老协议书》如何真正反映合住者的真实意思并获得法律的保障,进而规避不必要和老人们难以负担的风险,也是有很多问题的。再就是,被王阿姨筛选下来的那些老人如何实现自己“抱团养老”的梦想呢?实际上,在我们祝贺中国首个“抱团养老”案例成功的时候,再去反观这一案例成功的原因,可以发现,这个案例最大的成功保障,是王阿姨与别人“共享”了自己农家小别墅,这既难以广泛复制,也潜在着风险。
其实,“抱团养老”是“互助养老”的一种形式,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表现。从张阿姨的失败,王阿姨的成功以及响应者的积极,都可以看出,这种养老需求不小,并有潜力成为多元化养老格局下的一种新选择。若想使王阿姨的成功具有更大的可复制性,特别是令住在城里的张阿姨们也能达成心愿,政府与社会在聚合扩展养老空间、提供法律帮助以及相关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方面,也可以有更多创意与创新,以更积极的公共产品供应跟上老人们的积极需求。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