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短斤缺两”何需监管出手?

2017年12月21日 11:06   来源:武汉晚报   杨京

  近日,有多名消费者向媒体反映,送来的外卖分量明显比食堂的少,感觉不够吃。《北京青年报》日前随机选择外卖销售量较大的10家知名连锁餐饮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0个样本中有8个样本的确存在外卖分量少于堂食的情况,其中分量最多可相差近150克,相当于五分之一菜量。

  现在吃外卖的人多,没想到外卖也有“短斤缺两”。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不少“外卖族”的关注。虽然存在诸如外卖餐盒空间有限,菜品中的汤汁不便运送只能减量的客观原因,但总体来说,同一道菜的“外卖版”分量少于“堂食版”,至少不是个例。

  有鉴于此,舆论中有声音提出,应该对餐饮企业出台规定对“外卖版”和“堂食版”需要一视同仁,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此话初听起来有道理,但细想起来,外卖“短斤缺两”的问题,可能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严重。

  餐厅出售的产品不像菜市场买菜,本身就不是按分量定价的。每一道菜的分量和用料,与菜品的价格一样都在自主经营权的范围之内。或者说,只要商家有权自主定价,就必然有权自主定分量。无论商家对外卖是否减量,也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不存在违法欺诈行为,另行插手管理似乎有些“师出无名”。

  再说,餐饮行业显然不是垄断行业,如果其分量过于不尽如人意,这样的商家在竞争中必然遭遇消费者的背弃。考虑到这一点,从监管层面硬性规定某个菜必须“几斤几两”的必要性并不太大,其可操作性也很低。

  既然无法规定每一道菜的分量,要求“堂食”和“外卖”必须同等分量,现实中也是很难做到的,对相关部门来说甚至有些强人所难。即使确有类似的规定,商家也很容易通过其他方式绕过,比如提高单品价格、减少优惠减免的幅度等。

  应该承认,外卖市场的发展有一个从粗放到规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需要监管部门的严格管理,也需避免动辄诉诸监管的思维,而是应该相信市场的力量。

  与外卖食品的分量相比,卫生安全、送餐效率等因素显然更为重要,应该成为监管的重点所在。至于价格和分量,在这样的充分竞争环境下,商家的自主定价权和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在相互博弈中求得平衡的过程,也可以成为外卖市场走向规范的动力。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