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王崩盘” 释放什么信号?

2017年12月19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市场趋于平稳,政策又没有松动的迹象,对“地王”们来说,正遭受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的双重夹击。南京“地王崩盘”的这一枪,很有可能打中其他地方“地王”的要害,迫使这些地方的“地王”也露出本来面目。到那时,房地产市场可能才会真正实现平稳。

  往年“地王”频出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就有许多人提出疑问,用近乎疯狂的价格拿地,开发商真的能赚回来?如今,南京“京奥港未来墅”停工的事实摆在眼前,画风突变剧情直转,地产界出人意料地打响2017年以来“地王崩盘”的第一枪。

  有句俗话,叫作“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意思是叫人要多做好事,不要做违反道德与法律的事。成为“地王”,虽不能算违反法律道德,但也未必是一件多好的事。因为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罢,如果做了严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迟早是要“还”的。南京“地王”的崩盘,说到底,就是不具有当“地王”的能力和实力,却硬撑着当“地王”,岂有不“还”之理。成为“地王”,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市场、政策、环境、资金实力、经营能力、应对风险能力、营销能力等等。如果只看到当“地王”的利益,不顾一切争当“地王”,而看不到当“地王”的风险,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如今,南京的“地王”彻底崩盘,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时的崩盘意义非凡。面对调控不断升级,有些“地王”总以为政策是吓唬人,是喊口号,不会动真格,因此侥幸心理也就越来越强。譬如,之前的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买房难买房贵等举措,也曾经被说成“史上最严调控”,而实际上,开发商却都“扛”过来了,而且“扛”得很精神,一时间赚得钵满盆溢。

  与以往不同,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读起来虽显平淡,不像此前的“口号”那么震撼,却很接地气,很深入人心。政策接了地气、顺了民意,“地王”再想在政策上怀有侥幸心理,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从地方政府到银行再到购房者,都尝到了调控新举措的力量,房价不再疯狂上涨,开放商的资金链开始收紧,“地王崩盘”的第一枪也打响了。全国范围内,还有多少“地王”面临南京“地王”的窘境?相信南京“地王”不会只是个案。

  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楼市调控问题上,政策并不需要多么动听,也不需要有多么响亮的口号,就看能不能接地气、有实效。在有威力的政策面前,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不可能获得利益。

  那么,南京“地王崩盘”的第一枪,到底能传出怎样的信号呢?它是不是“地王”灾难的开始呢?显然,还难以下最终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再出现新“地王”的概率会下降。据了解,2016年以来,尽管调控政策持续收紧,可“地王”出现的频率却超过以往,这十分不正常。正是因为“地王”频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要求才显得更为重要,更需要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监管压力也随之加大,以“地王”为荣的心理,至少在地方政府身上不敢再有。而随着南京“地王崩盘”的出现,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抑或是银行,都要谨慎看待“地王”现象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租购并举”被写入十九大报告,不仅在政策上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转变住房观念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年轻人,愿意通过租房来解决住房问题的逐渐增多,那么房价的敏感度就会越来越低,困扰政府的房价矛盾也会越来越少。那些指望通过拖时间来消极应付调控的开发商,可能要失望了,尤其是“地王”,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市场趋于平稳,政策又没有松动的迹象,对“地王”们来说,正遭受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的双重夹击。除南京“地王”已经崩盘之外,北京等地的“地王”也面临同样的尴尬局面,有的资金出现困难,有的风险可能随时引爆。因此,南京“地王崩盘”的这一枪,很有可能打中其他地方“地王”的要害,迫使这些地方的“地王”也露出本来面目。到那时,房地产市场可能才会真正实现平稳。(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如何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国资部门“提醒”房地产企业 透露什么信号?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