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对恶性碰瓷者不能止于“训诫”

2017年11月15日 08:20   来源:红网   林日新

  11月3日下午14时许,湖北蕲春县赤东镇一小学校长陈某驾驶轿车返回学校的路上,遇到一名倒地老人躺在路边,陈某出于好心下车后上前询问老人,并将老人扶到路边休息。陈某因学校事务等待处理,将老人扶起后立即赶回学校。16时许,这名老人突然满脸血迹来到小学闹事,自称被校长开车撞伤要求赔偿,校长陈某当即报警。民警调查后还校长清白。蕲春县警方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这名“碰瓷”的老人被警方训诫。(11月13日 澎湃新闻网)

  近年来,屡次看到车主被讹诈碰瓷的报道,碰瓷党大有泛滥成灾之势。对此,执法部门如果不加严厉打击,将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社会治安,给民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像今天新闻中这个老人“因喝酒后回家路上突遇腰疼倒地不起”,小学校长陈某出于好心下车并将其扶到路边休息。他竟恩将仇报,“满脸血迹来到小学闹事,自称被校长开车撞伤要求赔偿”,三番五次地缠上了陈某,给陈某的荣誉带来损害,给他的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按理,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诬陷,可将其行政拘留”,然而,警方只是“训诫”了事,这确实令人无语和无奈。

  在碰瓷事件中,纵使碰瓷者明明没有受伤,可被碰瓷者怕麻烦或怕耽误太多的时间,加之在举证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遇到这类事,大多数人出于息事宁人,只得自认倒霉,出钱私了。而且,即使有被碰瓷者报警,且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是碰瓷者,可警方仍然是训诫几句后就一放了之。“零成本” 的诬蔑、敲诈,无疑大大助长碰瓷者的嚣张气熖,让他们乐于碰瓷。“史上最牛碰瓷人”孙万祥就是一个明证。他自2001年以来成为“碰瓷专业户”后,共留下报警记录300多次,碰瓷经历逾上千起,受害司机158名,碰瓷收入达到13万余元,可他仍然没有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

  老人摔倒,路人相扶,老人反赖,路人赔偿,一起起碰瓷事件的上演,让道德蒙尘,令“扶不扶跌倒老人”竟成了两难的选择。一时间,家人朋友之间在出门之前叮嘱的话竟然是:出去遇到老人躲远点,老人有事千万不要管……这样的叮嘱,与其说是关心,不如说是悲哀。

  为了匡扶正义,惩治地痞无赖,对恶意碰瓷者应以敲诈勒索罪给予严惩,这是每个有正义感公民的心声。面对恶意碰瓷者,司法部门应“该出手时就出手”,坚决对那些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碰瓷老人”说“不”,让无赖者付出沉重的道德和法律代价,杜绝恶意碰瓷事件的发生,别让“扶不起的老人”再次成为损伤社会道德契约之痛。

(责任编辑:zangmengya)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