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无人书店”不过是一种买卖手段

2017年10月12日 08:14   来源:红网   严奇

  一排排陈旧的书籍陈列在书柜中,店里没有老板,只有墙上、门上张贴着“10元一本,自选自付”等字样的纸条。近日,湖南大学旁边的一家“无人售货书店”在网络引发关注,受到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在评论中表示“好想去逛逛”,还有的网友说:“没有信任啊,还是有监控”。(10月11日中国青年网)

  的确,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的空间,被摄像头监视,多少会有一点不适应。是故,有人会说,无人书店既然是给消费者一个宽松开放的空间,装摄像头是不是有些多余,且“言不由衷”呢?那笔者不禁反问,顾客们来无人书店,是为了买书还是为了体验“绝对信任”?

  也许,对部分顾客而言,无人书店是以“信任”为卖点的书店,所以“店家信不信任”很重要。可站在店家的角度,“省力”才是开设“无人书店”最关键的因素。据媒体报道,这家“无人书店”开了已经有三年,期间也受到过不少人的注意。而店主在解释“无人”时谈道,她的丈夫常年在外进货,她一个人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打点生意,实在忙不过来,因此索性让顾客自助购书。所以,装摄像头与“信不信任顾客”没太大关系,仅仅是为了方便管理的手段,所以,请少数网友不要将自己摆在“上帝”的位置,过度猜测装摄像头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无人超市”已出现我们的身边。而所谓的无人超市,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而是用信息化技术代替了人为的监视。使用刷脸、扫码、手机验证进入“无人超市”,其本质与“装摄像头”没什么区别。恐怕,相对而言,这家“无人书店”还显得更为真挚和方便一些。

  当然,有人会担心,装摄像头会令个人隐私受到侵犯。但换个角度思考,无人书店也是公共场所,书店不是顾客“无所顾忌”的地方,只要你不做出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情,哪怕被拍摄到也没什么影响吧?再则,古人说得好:“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信任也是相互的,顾客相信店家不会侵犯隐私,店家也会以同样的信任回馈顾客,否则,“无人书店”恐怕难以经营到今日。

  无论如何,“无人书店”终究只是一种新时代的买卖手段而已,消费者们不要过度高看“无人销售”的意义,如此恐怕就不会对店家安装摄像头之举感到不舒服了。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