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每逢8月,上海都有一场文化盛会,这就是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今年(2017)这一活动将于8月16日至22日举行。书香年年,年年书香,自然是为了促进人们读书,亲近阅读。尽管8月是炎暑季节,高温挡不住市民参展的热情,每年书展常呈“爆棚”态势,表明人的文化生活是少不了书的。
然而,书展只是展示“书香”的一次集中活动,起着引导阅读的作用,“书香”的经常传播,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要依赖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书店书局。有鉴于此,今年的上海书展、除了书展现场继续优化“品牌实体书店展区”,还将新华书店(包括上海书城)和大众书局、博库书城、现代书店、钟书阁等17家品牌实体书店的50余家门店,作为上海书展的分会场,与主会场同步开展展销活动,并承办书展的各类阅读活动。这将会提升这些书店的影响力,进一步推进实体书店的建设与发展。
书店,是书香的集散地。一个城市有没有书香,书香是浓还是淡,和书店的多少与经营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一本名叫“书林佳话”的书,内中记述了一些名人爱逛书店的故事,如朱自清讲“伦敦有家‘诗籍铺’”,戴望舒“记马德里书市”,杜宣忆“东京的旧书店”,他们从中感受到这些城市的浓浓文化氛围,他们“许多时间都是在书店中度过的”。
阿英的“城隍庙的书市”,讲他当年在上海隍庙里“访书”的乐趣,鉴于城隍庙内书店书摊甚多,他说,“城隍庙不仅是百货杂陈的商场,也是一个文化的中心区域。”由此可见,城市的书香与文化味,是不能少了书店的。
近些年来,城市书店一度呈现式微的现象,尽管有着一时的经济社会的原因,但是,“人生唯有读书好”,文明社会是不能没有书香的。经过倡导与扶持,情况正在好转,实体书店在增多,经营状态在好转。调查显示,2016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尽管数字化阅读发展很快,但纸质图书仍受到一半多读者的青睐。而且,据有关专家说,回归纸质图书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美国、英国、法国目前都出现了类似的趋势,电子书的销售放缓,而纸质图书的销售稳步增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传统纸质图书和数字化阅读的方式将会并存。对此,一定要把实体书店办好。
办好实体书店,除了政府扶持、社会关怀外,重要的是经营者要有浓郁的文化情怀。被称为“亚洲最佳书店”与台湾文化景点的诚品书店,在这方面是个学习榜样。它的创办人吴清友先生于7月18日傍晚6时因心脏痼疾发作于台北辞世,一时间引来各方面人士的哀悼与怀念。28年前引发他经营书店兴趣的,是一位哲人的话:大自然是上帝最伟大的创作,人类最伟大的创作尽在书本当中。因此,尽管诚品前15年都在亏损,但他并未退缩,而是执着地前行,就源于他的初衷不是卖书挣钱,而是推广阅读习惯。为了便于读者阅读,诚品书店里设置有远比其他书店更多的座位区,并举办各类分享活动,尽管这样安排增加了书店经营成本,却将书店变成读书人的家。自1999年3月起,更将营业时间延长为24小时,成为夜猫族的“充电”绝好去处,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吴清友说,诚品是服务业,服务的终极目标是精进自己、分享他人。对书店行业,大家都在讲网络化、电商,但诚品讲的是人和人之间、人和空间之间、人和书本之间、人和讲座、表演等之间的互动。在繁忙的都市当中,诚品书店成了城市人的客厅,让人留恋忘返。
由此可见,办好书店要着眼于弘扬文化,推广阅读,这是提高人文素养所必须,也是根植在人们内心的一种强烈追求。实体书店是文明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有天堂,那里一定有书店”。实体书店是有生存发展空间的,诚品书店随着影响越来越大,它在经济上也由亏转盈。只是必须坚持以文化为轴心,吴清友先生曾表示:没有钱,诚品活不下去,但如果没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