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打造"中国名片" "大国重器"助力"大国经济"

2017年08月31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曾经,粗放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低价格、低附加值”成为“中国制造”的标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递进和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引领新常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中国经济开启了迈向更均衡发展的伟大转型。如今,在陆、海、空和信息技术等领域,中国都有了与“大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重器”。

  国民经济“大动脉”鼓动蓬勃力量

资料图片:“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津城际上线运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6月26日,时速可达400公里、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血统“中国制造”。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随着我国“四纵四横”高铁干线网成型,依托高铁将形成一个又一个地区协同发展的经济圈。飞驰的列车不仅满载物流人流,也将激活沿线的物产、旅游等资源,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中国高铁不仅为祖国的经济发展输送着养分,更是“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主力军”。印尼雅万高铁已经开工;中泰铁路有望在今年9月开工建设;5月底,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成功开通。我国还与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签署了高铁项目合作。

资料图片:中国在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说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公路无疑是经济运行的“微血管”。2016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突破13万公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十八大以来,中央累计投资农村公路建设4016亿元。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6万公里,99.99%的乡镇和99.94%的建制村通了公路,99.02%的乡镇和95.37%的建制村通了客车。纵横的铁路线和密织的公路网中,奔腾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蓬勃力量。

  船舶制造实力强劲 蔚蓝海洋上中国不缺席

资料图片:中国造船业赶超韩国,三大指标世界第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20日,据造船海运媒体Trade Winds报道,中国拿下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装箱船订单,总订单额约96亿元人民币。

  在民用船舶建造和使用领域,中国制造走在世界前列。

  LNG船、邮轮等技术含量高的轮船,中国不仅能造,而且在逐步占领世界市场。2016年,中国最大船舶制造企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吴强就曾披露过这样一组让人震惊的数据:全世界40%的船是中国造的;中国造船水平处于世界一流,第一方阵;95%以上的世界各类船舶,中国都能制造!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全国新接船舶订单463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11.3%,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4.7%、88.2%和92.6%。无疑,中国的船舶制造业正驶向一片广阔无垠的海洋。

  “大”“小”飞机 民用航空“狠”角色

  资料图片:中国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升空。(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致 摄)

  2017年5月5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这意味着中国打破了国际大型客机市场被欧洲的空中客车(Airbus)公司和美国的波音(Boeing)公司所垄断的格局。

  航空制造是集制造业大成的国家战略,发展大飞机就是中国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高端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实力展现。早在2006年2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大飞机被确定为此后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16年颁布的“十三五”规划,再次将“发展新型飞行器及航行器”列为打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优势的着力点。

  C919大型客机项目历经10年创新实践,建成总装移动生产、中央翼、中机身、水平尾翼、全机对接等5条国际先进生产线,攻克了10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群体性突破,逐步形成民用飞机技术体系。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参与大型客机项目研制和生产,形成了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推动建立16家航电、飞控、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机载系统合资企业,提升了我国民用飞机产业配套能级。

  在民用航空领域,中国不仅有“大飞机”畅游蓝天,体量较小的无人机也早已闻名国际市场。

  被誉为无人机领域“苹果”的深圳大疆,通过技术创新开辟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了全球七成以上市场份额。2016年,大疆无人机的产值突破100亿元,创造了8年增长1万倍的神话。

  信息时代,数字经济助力中国弯道超车

资料图片:“北斗”导航芯片将规模化装备到国产手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信息技术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主要特征,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扩展了人类生活的疆域。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大数据成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网络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网,更离不开信息高速公路。

  截止2016年底,我国4G用户总数达到7.34亿户,4G基站总数达249.8万个,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我国4G已经形成了4G系统、终端、芯片、仪表等完整产业链。

  与地面基站间的移动通信相对,我国在卫星导航、卫星通讯等空间信息技术方面同样位于世界前列。

  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个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并列成为世界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的北斗系统,建设规模庞大,技术复杂,实现了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和我国航天领域的多个首创,使我国摆脱了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斗已成为代表中国的一张国家名片。北斗二号系统免费向亚太地区提供公开服务,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50纳秒,其定位精度等技术参数与GPS民用信号相当,可服务5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

  卫星导航与互联网、移动通信并称为信息领域三大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已形成由芯片模块、应用终端、运行服务构成的较为完整的北斗产业链,北斗系统已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多个重点领域和行业得到规模化应用,并从行业应用拓展到大众应用,进入千家万户。

  当前,我国拥有七亿多网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顶层规划持续落实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实现弯道超车大有可为。

  五年来,从认识到适应,从把握到引领,党中央始终牢牢掌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成效显著,稳中有进的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寒流中格外抢眼。

  改革“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下阶段,我们要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以创新厚植发展优势,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向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范戴芫)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砥砺奋进的五年 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喜人

     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中国经济的深层动力源

     重大工程成就斐然彰显中国力量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