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转折点

——顾建光教授在东方大讲坛的演讲
2010年06月20日 10:21   来源:解放日报   顾建光

  顾建光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系主任。主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管理,政府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代表作有《争取我国经济政策主动权的战略思考》(论文),《机遇与挑战——论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理性看待经济增长

  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连续不断的增长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只要照此方式运转下去,中国的经济就将永远高速增长。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经济若按照原有增长方式继续前行,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瓶颈制约。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经济连续30年以近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收入,以及在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方面,各项总量指标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就。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随着经济规模日益壮大,我国在全球影响力也日渐扩大,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雏形逐步形成。

  追溯这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采取市场经济而在经济体中引入竞争机制、引入新的经济刺激因子,带来了强大的内生驱动力量;二是将中国经济接轨全球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外生驱动力量。

  就内生驱动力引发的成果而言,我们所看到的,一是商品市场的丰富繁荣,人们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二是人们投资需求及其满足途径的多元化,如资本市场的由小到大的壮大。

  就外生驱动力带来的成果而言,我们所看到是更为宽广的经济场面。从上世纪80年代初几乎完全不依赖外贸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从每年贸易顺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国家,到近10年以来形成年均超过2000亿美元的巨大贸易顺差;从一个几乎没有引进外资的国家,到稳坐发展中国家第一外资引进国宝座;甚至从全球外资引进国排名看,也位居前列。独资、合资,代工、加工,各种形式的外资企业遍及各沿海城市的区域。

  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连续不断的增长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只要照此方式运转下去,中国的经济就将永远高速增长。但是,稍加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其实是初级原料的投入,也即我国相对充沛、廉价而又年轻的劳动力、相对廉价的土地资源,一开始未得到足够珍视和保护的各类矿产资源,以及同样十分宝贵的自然环境资源,它主要是以GDP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指标,所反映的是一国范围内各类生产单位的产出。它不问这种产出是通过技术进步、创新提升生产力获得的,还是通过大量资源的投入而获取的。很显然,后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经济若按照原有增长方式继续前行,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瓶颈制约。

  首先是劳动力的瓶颈。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似乎可以无限供给的年轻的、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格局看来正在悄悄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虽然在今后的5至10年间,可能还有数千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土地上流出,但显而易见的是,后面这批可能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无论是年龄、受教育年限、技能还是体能方面,都将远不如先前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大军。另外,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政府采取各项政策支持农村居民劳动收获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劳动力不远千里外出打工的驱动力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另外,作为第二、第三代的进城农民工,大量是80后的独生子女,受过较好文化教育,具有在城市生活形成的开阔视野,很多人不再愿意接受艰苦乏味、工资低下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原有经济增长方式得以维持的源源不断的优质、廉价劳动力供给,已经难以为继。

  其次是资源瓶颈。这些年来,用于工业开发区建设、城市扩张建设用地的国土面积保守估计在3万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大多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优良可耕地。由于国家制定了全国保有18亿亩可耕地的红线,加上人口继续增长及所带来的现实需要,这些都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再以十分低廉的价格满足粗放经济扩张所带来的无穷无尽的资源需求。

  

(责任编辑:胡可璐)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