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防商家跑路当用好法治抓手

2017年08月16日 07:57   来源:法制日报   许 辉

  对个体工商户收取预付款实行备案管理,对未经备案私自收取预付款的商家依法处罚。如此从源头上规范预付款收取,才能让消费者的权益更有保障

  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近日继续审议《湖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修订草案规定,经营者未事先通知已交预付款的消费者并作出妥善安排,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服务又无法联络的,视为欺诈行为(8月15日《法制日报》)。

  湖北修法拟将商家卷款跑路的情形视为欺诈行为,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惩治跑路商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消费者不但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规定,要求商家退回预付款未消费完的金额、利息以及为此必须支付的费用,还可以根据该法第55条规定,要求商家按预付款未消费金额的三倍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赔偿。如此一来,跑路商家“偷鸡不成蚀把米”,且不说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光惩罚性赔偿这一条就够其“喝一壶”了。

  预付款消费对公众而言并不陌生。笔者就曾在美容美发、百货零售、休闲健身、餐饮服务等店面交过预付款。反正是相对固定的周期性消费,预付后能够享受一定的优惠,又何乐而不为?看了湖北修法的草案,对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享受三倍赔偿的条款,笔者自认为权益有了更多保障的同时,又不禁生出些担忧来:商家已经卷款跑路,预付款都没有下落了,又该到哪里去找商家要那三倍赔偿款呢?为了那区区几百块钱,犯得着去较真吗?

  面对商家卷款跑路,不少人自认倒霉,不愿较真,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纵容了跑路商家。但若要较真,怎么依法快速维权是摆在消费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不少人尽管交了预付款,但是对商家的信息知之甚少,更多的是“只认店面不认人”,等到商家跑路,才发现自己连老板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向12315进行投诉,工商部门收到投诉后,应及时查明情况,尽快联系商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其主动将预付款返还给消费者。如果商家拒不配合或根本联系不上的,既可将商家的具体信息提供给消费者,由消费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统计受害消费者的人数以及金额,推举代表提起集团诉讼,让众多的消费者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合法权益同样能够得到保障。在促使商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同时,工商部门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的规定,决定对其是否给予行政处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必须将此记入商家的信用档案,让其为自己的失信行为再次付出信用惩戒的代价。

  对企业预付卡的管理,商务部曾出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对发卡企业进行备案管理,措施包括预付卡备案、资金存管、实名登记、非现金购买、限额发行等。但这一《办法》并不适用于个体户,实践中大量卷款跑路的商家往往就是这些个体户。因此,要有效杜绝商家卷款跑路,有必要参照此《办法》的规定,对个体工商户收取预付款实行备案管理,对未经备案私自收取预付款的商家依法处罚。如此从源头上规范预付款收取,才能让消费者的权益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