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核算省级GDP也要改革政绩评价

2017年07月12日 14:33   来源:光明网   叶祝颐

  近日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若干文件,其中有两个文件与统计有关:一个是《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另一个是《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这两个文件把近年来各方对“统计造假”和“统计问责”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此次对GDP核算进行大力度改革,有望将地方已在实行的GDP“下算一级”扩展至省级层面,各省份的GDP有望由国家统计系统核算。(7月11日《中国经济周刊》)

  统计数据造假俨然成了公开的“秘密”。比如,31个省份GDP总和长期超出全国GDP总量,以GDP为代表的统计数据造假的问题一直备受质疑。针对统计造假的问题,中央出台文件强化统计问责,遏制统计造假,其积极意义自不待言。特别是GDP统计下算一级有利于解决统计数据打架的问题。

  毋庸讳言,尽管中央积极推行节能减排政策,但是一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仍处高资源消耗的粗放水平。为了制造GDP,有的地方不惜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由于GDP出政绩的错误思想仍主宰着一些官员的头脑。他们为了获得立竿见影的政绩效果,不惜大搞增加GDP的形象工程,大拆大建,炫耀政绩。并想方设法把政绩工程折算成统计数据。

  还有的地方上报统计数据时奉行双重标准:“摆政绩时是一个数字,要补贴时又是一个数字”。湖南新邵县热烈庆祝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就颇能说明问题。“贫困县”为何“以耻为荣”呢?新邵县委书记伍备战一语道破天机:“为了争取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获得扶贫资金,我们特意压低了一些经济指标”。GDP统计俨然成了变形金刚,不但没有实际意义,还可能误导宏观决策,挤占民生空间。更有不少地方还躺在虚假的GDP政绩沙发上沾沾自喜。而且GDP造假俨然成了官场通病,统计数据严重注水,地区之间互相攀比的现象屡见不鲜。

  尽管GDP崇拜备受诟病,但是这种发展观念仍有相当大的市场。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一哄而上,农民“被上楼”,土地城市化快速推进,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豪华楼堂馆所建设风气盛行,就是例证。

  针对GDP注水的问题,取消地方GDP统计的呼声不断。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全国人大委员吴晓灵都提出了类似建议。统计数据下算一级从市级统计县级,省级统计市级,再到中央统计省一级,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不过,需要指出的是,GDP下算一级,上级统计数据从何而来?特别是中央的GDP如何数据也颇费思量。庞大的数据系统靠国家统计局花费人力物力大面积统计不现实,如果靠蜻蜓点水式的抽样调查又缺乏科学性与可信度。最后依然难以摆脱把地方上报的数字作为GDP数据重要来源的统计魔咒。统计数据依然是一层一层统计的,不过换成了中央发布省的数据,省的发布市的数据,市的发布县的数据,地方统计工作照做不误,GDP里的水分仍然难以拧干。

  因此,要挤出统计数据里面的水分,除了强化统计问责,改革GDP核算制度以外,完善统计顶层制度设计,修正官员政绩评价体系尤为必要。只有痛下决心改革政绩评价体系,增加民众对官员绩效评价的话语权,让地方政府不单纯对统计数据特别是GDP负责,而是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福祉负责,才有望修正官员的狭隘政绩观,实现政府职能的华丽转身。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