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丑陋,源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

2017年07月06日 07:54   来源:红网   顾觐皓

  7月3日,北京某车站,一两百人在排队等车回燕郊,一位红发大妈上来就插队,被一女子阻拦。女子称大妈一直在骂她,她只好拿出手机录像,大妈竟对着镜头做起了鬼脸,并称“你曝光我,我还成网红了呢”。(7月4日 中国青年网)

  炎炎夏日,北京市区,大家忙了一天,都排着队等车急着回家,这位大妈有什么特权可以随意插队?若是有家中真有什么急事,完全可以与大家商量一下,相信定会有通情达理之人给予让位,但如此蛮不讲理、丑态尽出,岂不是耍无赖?

  面对周围人的指责,大妈竟表现得毫不在意,横眉冷对,这是何等的“顽强”!面对旁边女子的镜头警告,大妈竟丝毫没有羞怯之感,还做起了鬼脸,这是何等的“自信”!如果换了别人,面对镜头至少也会遮挡一下或者知趣地走开,因为这是一个普通人该有的羞耻心。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泼则无敌”,看似搞笑的网络语,如今看来似乎有些道理:一个心中没有任何敬畏之物的人,什么事她不敢做?什么事她做不出?一个“泼”字,能抵挡千军万马,全靠一个皮糙肉厚,水火不侵,刀枪不入,任你雄辞万辩,任你满腹经纶,拿准了你是谦谦君子,矜持自重,今天你就是秀才遇上了兵!你能拿我怎样?我是“泼妇”我怕谁?拍了视频,我还能当网红呢!

  一个人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的人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如果“排队是无所谓的”这个意识早已深入骨髓,那么跟她讲道理就是对牛弹琴。中国人不文明排队,这个话题已经“历史悠久”,其根本问题在于:人们心中文明意识的缺位,压根就不重视这个观念,有素质是要求别人有素质,跟自己没有关系。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现这样一个“典型”,笔者并不感到意外,因为类似问题一直存在。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到此一游、中国人乱扔垃圾,这些不文明现象的个例越来越多,这些都是社会顽疾,我们却习以为常,把它们当做小事,长此以往,恐怕以后类似的“典型”会越来越多吧?

  实际上,并非中国有这些问题,很多国家也存在这些问题,发展中难免会有问题出现,但我们不能把这样一种野蛮观念当做是一种生活常态,要时常心存敬畏,这些观念是历史遗留的“阑尾”,不要让这些“个例”从特殊逐渐变成普遍现象,最后变得不可收拾。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