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但不可以趴在巨人的背上止步不前。中国制造业升级,必须要从看别人“脸色”转移到自己定标准,走自主创新之路,掌握发展主动权和技术制高点。
据7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记者在对江苏、湖北、四川等地100多家实体企业调查时发现,“智能化改造”已成为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潮流。遗憾的是,不少企业投入巨资引入的智能生产线大多数从国外进口,研发设备和软件更是“洋品牌”的天下。专家呼吁,制造业转型升级莫成“洋装备”盛宴。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推进,不少企业为了做大“蛋糕”,分享制造业升级带来的产业发展红利,提高在行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不约而同将突破口选择在提升企业的软硬件上,但由此产生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大量引进国外智能制造设备和技术,却没能以此为基础激发创新力并提升技术,反而陷入了“引进—消化—吸收—落后—再引进”的怪圈,即单纯的“拿来主义”,缺乏必要的自我创新。
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径,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之路,不仅获得了宝贵的技术,而且提升了实力,但更多的企业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效。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虽然一些企业具有了一时的设备和技术领先优势,但不具有长远的发展支撑力。一旦这些设备和技术落后了,不是被其他企业超越,就是被国外的设备和技术“牵着鼻子走”,被动地走反复引进之路。
一些地方和企业的制造业升级成了“洋设备”盛宴,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过度依赖国外的技术和设备,缺乏将国外技术转化升级为自身更强劲技术的能力。而自我创新不足,主观上的原因是一些企业决策者缺乏底气和决心,怕一旦无法取得预期成效,不仅会失去新设备和技术带来的短期效益,而且会使企业发展迟滞;客观上的原因在于一些企业技术储备不足,缺乏创新型人才,自我创新的基础薄弱,加之经济效益的考核指标倒逼,国家有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最终导致“一时消极、处处被动”。
中国制造业升级,必须要从看别人“脸色”转移到自己定标准,走自主创新之路,掌握发展主动权和技术制高点。无数的事实和经验证明,买设备、买技术买不来核心竞争力。与其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被动跟着别人的步伐走,不如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自我创新。
当下的中国,并不缺少企业自我创新的环境和条件,有关方面也一直在努力。比如,工信部每年都会确定一定数量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从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支持;全总和人社部大力推行“大国工匠”队伍的培养造就,鼓励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为质量兴国创造人才优势;国家发改委和税务总局对于企业创新给予诸多优惠政策。而且,有些企业通过创新已经站在了国际制造业的高端,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排头兵。
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但不可以趴在巨人的背上止步不前。尤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应该而且有条件走出一条自我创新的路来。相关企业应借助政策和环境的东风,通过单个企业自我创新和众多企业集中攻关相结合,突破制约短板和发展瓶颈,通过自我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创新”这“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在制造业升级之路上镌刻中国符号、谱写中国乐章。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