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王者荣耀”设限 反思教育责任比“禁玩”更重要

2017年07月03日 07:29   来源:武汉晚报   杨京

  最近有媒体报道,从7月4日开始,运营方决定将游戏“王者荣耀”为试点,推出包括未成年人限制每天登录时长、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措施。

  作为最近最为流行的手机游戏, “王者荣耀”火爆之余,也让不少家长和老师有些担忧,毕竟游戏玩得多,精力一分散,用在学习上的自然就少。此番运营方的“三板斧”一出,自然叫好声一片。

  为了“防沉迷”而对玩家进行限制,体现的是运营方的社会责任所在,也的确有其现实作用和必要性。但从家长和老师的角度出发,指望一劳永逸,孩子从此一心向学,未免太不现实。面对未成年人对某种事物的“沉迷”,成年人自身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同样值得反思。

  所谓“玩物丧志”,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更与智能手机无关,而是与娱乐手段的存在共生的。“沉迷XX无心向学”的话题,里面的空格在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主角。往前追溯,扮演反面角色的,有棋牌体育、武侠小说、动作电影、偶像剧,甚至还有古代贵族子弟沉迷斗蛐蛐的轶事。

  当然,手机游戏因其可玩性、易得性等种种特质,让“沉迷”的风险比过去更高。但对游戏的“声讨”,或者运营方在技术上的限制,都不能替代乃至掩盖对教育者对自身责任、以及整个社会现状的反思。比如,孩子在成长中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是不是存在用游戏手段代替亲子陪伴的现象,有关娱乐的正当诉求能否得到满足,等等。

  即使存在需要调整的地方,娱乐手段本身并无原罪,从“看闲书”到“玩手游”皆是如此。或者说,将“沉迷”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游戏,是不负责任的。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对“娱乐休闲”的诉求都是正当的。孩子的教育是无数因素的合集,要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更有很多远比“手机游戏”复杂得多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将来必然会出现比“王者荣耀”更具乐趣和吸引力的娱乐形式。对其发展的规范是监管部门的分内之事,而对家长和教育者来说,则应当避免简单化的“替罪羊”心态,从内因的角度加强引导,才是治本之道。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反思徐玉玉案 别止于不再上演    2017年06月28日
  • ·多余立法的必要和反思    2017年02月23日
  • ·节前“用工荒”当反思城乡隔膜    2017年01月26日
  • ·景区万人滞留当反思限流机制    2017年01月03日
  • ·爱心背后的愤怒值得反思    2016年12月02日
  • ·高速连环撞事故应反思管理不力    2016年11月2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