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用工荒”当反思城乡隔膜

2017年01月26日 09:59   来源:光明网   汪昌莲

  “想嗦碗粉都找不到店了。”24日,家住长沙市岳麓区阳光丽城小区的李和平一脸无奈,因为小区附近的多家早餐店都陆续歇业了,最后,他好不容易才找到另一家包子铺吃了早餐。逢年过节本是饭店消费的旺季,但受回家过年的思想影响,很多在长沙开餐饮店的外乡人宁肯少赚钱,也要提前几天回家过个好年。(1月25日《三湘都市报》)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正因为如此,春节期间,随着大批外来务工者的返乡,享受惯了外来工提供服务的城市居民,才知道自己的生活真的离不开外来工,才想到了外来工的好。想必因外来工的离开,遭遇节前“用工荒”和生活不便的,不仅是餐饮、保姆、家政等服务行业,将波及到千家万户及所有用工单位,也是我们每个城市必须面对的现实。

  其实,外来工暂别城市,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也只是短暂的阵痛;而市民对于外来工的依赖,既为外来务工者提供了生存空间,也为自己提高了生活品质,更重要的是,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根本不是什么“城市病”,不管是用工单位,还是普通市民,均要理性应对节前“用工荒”,不必过多忧虑,专家也大可不必对此乱开“药方”。

  相反,外来工的短暂离开,即令市民不适应,提醒我们的城市,要利用这段不适应期,静下心来进行深刻反思。既然外来务工者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既然市民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外来工提供的各种贴心服务,那么,城市当扪心自问,你们给了外来工什么身份?提供了什么帮助?给予了什么待遇?特别是一些特大城市,是否在控制人口膨胀措施不力时,出台了一些歧视性的政策,去限制甚至驱逐外地人?是否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办法不多时,也炮制出了一些歧视性的规定,拒绝外地车辆进城?

  可见,面对节前“用工荒”,首先当反思城乡隔膜。通过反思,我们的城市心胸要变得更加宽阔,要具有接纳外来务工人员的度量,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竭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要改善他们基本的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居住等条件;要让每个外来工能够平等地享有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福利,从制度上给他们以心理认同和归宿。一句话,城市离不开外来工,外来工也割舍不了城市,城市善待外来工,就是善待自己。(汪昌莲)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