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节前“用工荒”当反思城乡隔膜

2017年01月26日 09:59   来源:光明网   汪昌莲

  “想嗦碗粉都找不到店了。”24日,家住长沙市岳麓区阳光丽城小区的李和平一脸无奈,因为小区附近的多家早餐店都陆续歇业了,最后,他好不容易才找到另一家包子铺吃了早餐。逢年过节本是饭店消费的旺季,但受回家过年的思想影响,很多在长沙开餐饮店的外乡人宁肯少赚钱,也要提前几天回家过个好年。(1月25日《三湘都市报》)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正因为如此,春节期间,随着大批外来务工者的返乡,享受惯了外来工提供服务的城市居民,才知道自己的生活真的离不开外来工,才想到了外来工的好。想必因外来工的离开,遭遇节前“用工荒”和生活不便的,不仅是餐饮、保姆、家政等服务行业,将波及到千家万户及所有用工单位,也是我们每个城市必须面对的现实。

  其实,外来工暂别城市,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也只是短暂的阵痛;而市民对于外来工的依赖,既为外来务工者提供了生存空间,也为自己提高了生活品质,更重要的是,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根本不是什么“城市病”,不管是用工单位,还是普通市民,均要理性应对节前“用工荒”,不必过多忧虑,专家也大可不必对此乱开“药方”。

  相反,外来工的短暂离开,即令市民不适应,提醒我们的城市,要利用这段不适应期,静下心来进行深刻反思。既然外来务工者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既然市民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外来工提供的各种贴心服务,那么,城市当扪心自问,你们给了外来工什么身份?提供了什么帮助?给予了什么待遇?特别是一些特大城市,是否在控制人口膨胀措施不力时,出台了一些歧视性的政策,去限制甚至驱逐外地人?是否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办法不多时,也炮制出了一些歧视性的规定,拒绝外地车辆进城?

  可见,面对节前“用工荒”,首先当反思城乡隔膜。通过反思,我们的城市心胸要变得更加宽阔,要具有接纳外来务工人员的度量,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竭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要改善他们基本的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居住等条件;要让每个外来工能够平等地享有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福利,从制度上给他们以心理认同和归宿。一句话,城市离不开外来工,外来工也割舍不了城市,城市善待外来工,就是善待自己。(汪昌莲)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景区万人滞留当反思限流机制    2017年01月03日
  • ·爱心背后的愤怒值得反思    2016年12月02日
  • ·高速连环撞事故应反思管理不力    2016年11月23日
  • ·高考志愿遭篡改,谁最该反思?    2016年08月04日
  • ·假如你没对象,会反思什么?    2016年06月2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