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反思徐玉玉案 别止于不再上演

2017年06月28日 08:37   来源:燕赵晚报   毛建国

  备受关注的“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迎来关键节点。6月27日,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当日上午9时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陈文辉、郑金锋、黄进春、熊超、陈宝生、郑贤聪、陈福地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6月27日中新网)

  那是十分沉重的一刻,2016年8月19日,临沂市高考录取新生徐玉玉被犯罪嫌疑人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实施电信诈骗骗走9900元。案发后,徐玉玉与父亲到公安机关报案,回家途中心脏骤停……

  对坏人再多的惩罚,也挽回不了好人的损失。最理想的是这个社会没有这些骗子,好人可以诗意地生活。正因为如此,人们此时还在关心,如何构筑一条铜墙铁壁,让徐玉玉案别再发生。应该说,自徐玉玉案发生以来,电信诈骗案得到了最广泛关注,有关方面亮出了铁拳,相关立法工作正在和已经进行,电信诈骗分子的空间已经受到严重挤压。

  今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两高的司法解释正式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保护了公民个人信息,特别明确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将入罪。同样于今年6月1日生效的《网络安全法》,也首次在法律层面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这也意味着,现实正在朝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但是,永远不要忽视现实的复杂性。就拿信息泄露来说,虽然已有相关法律,但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当前信息泄露的现状,恐怕还过于理想主义。当我们喊出大数据时代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我们的个人信息正处于裸奔时代。而当我们感慨“道高一尺”时,其实在很多时候,犯罪分子也有应对措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一些犯罪分子也走向了专业化、职业化道路,还会有一些新型犯罪出现,甚至电信诈骗也可能会有新的表现形式。

  退一步讲,即便因此堵上了电信诈骗的大门,这样的代价也太沉重了一点,这可是一条如花的生命啊。曾经有人感慨,我们对很多事情的关注,往往都是等待发生恶性事件后,这才引起重视。如果整个社会的反应再灵敏一点,能够及时加以防范,又何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拿电信诈骗案来说,徐玉玉案并不是第一起,在诈骗金额上也不是最多的一起,如果我们在应对新型犯罪上能够更积极更主动,又何至于发生这样一起悲剧?

  因此,反思徐玉玉案别止于不再上演。即便徐玉玉案的发生能够换来风和日丽,能够防止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其代价也太大了一点。更值得警醒的是,在新时势下,面对新型犯罪的发生,如何通过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防范,第一时间打上补丁。回首往昔,不胜枚举,当初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徐玉玉应该坐在明亮的大学课堂上课吧?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多余立法的必要和反思    2017年02月23日
  • ·节前“用工荒”当反思城乡隔膜    2017年01月26日
  • ·景区万人滞留当反思限流机制    2017年01月03日
  • ·爱心背后的愤怒值得反思    2016年12月02日
  • ·高速连环撞事故应反思管理不力    2016年11月2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