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不能沦为“卖塑令”

2017年06月15日 08:2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练洪洋

  今年是“限塑令”正式施行的第九年。然而,调查显示:小商铺直接提供免费塑料袋,大商店卖塑料袋,已是司空见惯之事。在一些地方,“限塑令”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已几乎沦为“卖塑令”。

  塑料袋这枚“硬币”,正面是“方便”,一拎就走、用完就丢,十分方便;背面是“污染”,塑料袋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令人头痛。“限塑令”旨在提高塑料袋获取的成本,让用户为使用塑料袋支付一定的费用,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事实证明,“限塑令”曾经产生了显著效果。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曾统计,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至2015年,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为便利性埋单的意愿与能力都提高了,一个塑料袋两三毛钱,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痛感。

  塑料袋滥用并非无解难题,不过需要大决心和大智慧。解决思路,一在堵,二在疏,三在教育。面对“限塑令”遭遇尴尬,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限塑令”改为“禁塑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袋。理论上,全面出台“禁塑令”并无不妥,自然环境形势如此严峻,为了自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牺牲当下的一点点便利是必须且可能的。其实,“禁塑”也会带来新机会,如加速可降解塑料袋的市场机遇。

  “限塑令”出台之后,环保布购物袋、纸袋等替代品开始流行起来。不过,如果这些袋子没有多次利用而直接扔进垃圾堆的话,或许更不环保。为此,许多企业开始寻找可降解环保袋。譬如广东番禺就有一位创业者利用坚硬的石头做成塑料袋。这种“石头袋”无毒无味,通过光照和土壤掩埋可实现降解,既便宜又环保,备受市场青睐。据悉,该企业每月向全国各地市场供应过亿个“石头袋”。

  实际上,用什么类型的塑料袋,都不如少用、正确使用对环境贡献更大。在这方面,必须借助教育手段,使得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环境保护教育,不仅在学校教育,同时还要用经济手段激励环保行为,提高不环保行为的经济成本。譬如爱尔兰,自从实施塑料袋税之后,仅用4年就将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94%。最后,作为塑料袋的消费者,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责任,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慢慢把习惯改过来。

  (据《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