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才是双赢之举

2017年05月11日 07:27   来源:红网   付强

  自2016年5月1日起,北京市在公共场所分批开通免费无线上网服务“-MyBeijing-”,用户每天可以不限时免费上网,服务点位也增至943个。但该项服务从去年推出后,实际使用效果却不佳,经调查发现,该公共免费WiFi单设备仅2兆带宽,只能承载20人使用,媒体实地体验6个点位,均无法上网。

  不能否认的是,政府积极转变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味地固守传统操作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及时转变提供服务的方式,难免会出现类似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免费公共WiFi决策提出背后是政府完善公共服务的用心举措,可预想目标和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异难免会让公众质疑政府的用心程度。

  一个大的背景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但伴随而来的是,类似公共WiFi事件屡见不鲜,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低下,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虽然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发展,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整体上发展缓慢,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突出表现在:第一,“官本位”意识依旧浓厚;第二,没有形成有效健全的市场竞争体制,政府垄断地位尚未打破,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第三,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方式单一,实际使用效果较差;第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机制相对滞后等。

  相较于我国,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早。自20世纪70年代起,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成为西方国家行政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方式。据1996年资料,美国地方政府把能够承包出去的公共服务全部进行合同出租,有力地提高了经济自由化与公共服务质量。英国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运营效率,大力推行公共服务私有化经营,有效地减少了公共服务的管理困难,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很明显,公共WiFi运行过程中凸显的公共服务问题绝对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当下,政府较多地局限于出钱招标这样单一的市场化方式,单纯停留在将服务外包就能足够保证服务质量的“柏拉图”幻想里。与此同时,承担公共服务的运营商拿着纳税人的钱,远离了价格和投诉等“后顾之忧”,对质量的要求自然会相对低下。就像有人评价,“拿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产权的虚置会让免费WiFi实质上陷入“公地悲剧”的低效率。

  很多时候,不是公共服务项目本身存在问题,而是项目的落实和监督实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政府只有不断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把握好与市场的配合,学会运用多元化的市场化方式提供公共服务,才能逐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最大程度的供需双方共赢。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