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不少农民工带着行李开始了自己的“雁归”之旅。在这些人中,有的人年后还会回来继续做工,有的人则想要寻找另外的就业机会。他们中的不少人都不知道自己打工时有没有交社保,也不知道现在缴纳的养老金,将来“关他们什么事儿”。如今五六十岁的农民工中,养老保险缴满15年的并不多,他们普遍的观念是“干一天算一天”。(1月19日《工人日报》)
进城,是绝大多数农民工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多年来,农村为城市提供了绝大部分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用工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只可惜这部分节省的成本并没有最终返回在农民工身上。国家在资源分配上,长时间向城市倾斜,在城乡间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系统和运行方式。户籍和职业仍然被割裂开。拥有农村的“农民”户籍和城市的“工人”职业这两重属性,农民工在权益享受方面却仍然不平等。
首先肯定有进城农民自身意识的问题。长期的小农生活状态和对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农民都愿意把钱攥在自己手里,而不是用来保障所谓的15年之后的生活。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制度设计问题。“连续参保15年”的要求对于绝大部分农民工来说,都不现实,不具有可操作性。农民工聚焦的城市和地区,大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工厂和工人的流动性都很大,基本上都没法满足“连续参保15年”的要求。国家的制度设计和现实的状况其实不完全匹配,农民工作为弱势的一方,所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接受退保或者“清算”。多年来,国家一直强调公平,农民工进城用辛勤劳动成就了国家前进的力量和希望,但是在社保上并没有享受到公平待遇。
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首先应该要加大再分配力度。社会财富虽在急剧增加,但是各阶层在增加的幅度上是不平衡的。财富过度向某一些阶层集中,导致另一些阶层收入增加不明显,这样的结果就是在社保分配上,弱势群体被分配得太少。初次分配讲究效率,但是再分配时,应该更加注重公平,适当地向农民工群体有所倾斜,这样既能保证社保资金,又能保证农民的收入。
面对“连续参保15年”的制度设计,现实的执行困难要求我们不妨改改硬性的规定,让制度设计更加合理,从而凸显政府的善意和温情,让制度更有温度。作为刚性的需求,农民工养老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作为一项民生制度的设计,在操作层面应该更加简单、明了。让农民工看得懂政策的同时,也能看到未来生活的期望。
具体来说,既然大家都知道用工的流动性很大,“连续参保15年”的时间太长,那不妨把这个时间段分割一下。如果15年的是一个基本标准,那参保几年不妨就按参保的年限除以这个标准年限的比率来发放养老金。换句话说就是按照参保年限的比率来发放养老金,这一方面能保证农民工未来生活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又能增加当前的现金收入,这样的设计合情也合理,理解上也不困难,也更容易被接受。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