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照例发生了许多事情,然而与过往大不相同的是,许多事情经网络传播后,却屡经反转。舆情反转事件不仅引发了人们对重大议题的讨论,也提醒我们重新思考“何为新闻”“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为何”等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舆情反转事件?有人简单地归因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的确,随着网络的普及,新闻呈现方式越发多元,人们日益习惯通过网络浏览新闻。为适应快节奏的新闻消费习惯,新闻素材的来源在无形中被拓宽了。除了常规的社会事件,微博状态、微信聊天记录、论坛发言等都可能成为新闻。由于信息量过大,如果新闻工作者不能一一甄别,就为反转事件发生埋下隐患。另一些人则认为网友缺乏自律、易为情绪所左右的特点纵容了反转事件。对许多人来说,网络已沦为宣泄情绪的场所,似乎越是理性的意见越难受待见。这两种意见固然都有道理,不过如果进一步追问,是什么原因造成新闻工作者的无力与网民的极端?“真相”意识的日趋淡漠恐怕是相当重要的原因。
虽然绝少有人否认真相的重要性,但较之于谈论宏观问题,对细节的推敲常常显得缺乏吸引力。今年1月17日,一则《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的文章被大量转发,最后当地教育局核实文章反映情况与事实不符,学生在发现监考老师异常后已第一时间告知其他教师。稍微浏览文章我们便能明白,作者对事件的诸多细节并无兴趣,只希望借此机会讨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以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存在已久,并将持续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重大的话题,自然引人关注,文章表面上讲述的是某地中学生的表现,实际要传达的却是“学生群体普遍遭受应试教育摧残”这样的极端结论。事件的重心本应是监考教师之死,网文却将笔力完全放置到中学生的反应上。这当然不是就事论事,作者也无意就事论事,只是借批评学生的冷漠来唤起家长等群体的重视。从文章的转发量看,其目的已经达到,舆论场上也掀起了一番热闹的讨论,可这所学校的学生们却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在网络上横遭指责。撇开真相谈新闻,看似自由,然而逞一时之快的副作用同样相当明显。
真相的日渐隐没,带来的不是新闻的繁荣,而是一片混乱。问题需要脚踏实地来解决,脱离现实的说教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让进行中的事业陷入停滞。今年2月14日,一篇题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返乡日记》的文章在某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作者介绍家乡过年期间民风败坏、赌博盛行、老无所依等景象,最后新华社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文中“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这样的文章,既扭曲了农村情况、误导了民众,更不利于当地农村有序的建设和发展。它引发的不是“关注”,而是不折不扣的“混乱”。通过哗众取宠来吸引眼球,或许真是希望有更多人来关注问题,但这一举动折射出的绝不是他们的忧国情怀,而是个人的自私和自负。这就是脱离真相所付出的代价。
真相的意义在于,即便看似微不足道,也足以劝诫人们放下偏见,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网络时代,我们更需要真相,真相也更有力量。作为真相守夜人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定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新闻观,绝不能随波逐流、盲目跟风、丧失底线。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