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考试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

2016年12月27日 09:10   来源:中国网   熊丙奇

  近日,一则“安徽取消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成全国首个省份”的消息疯传,文中提到“从明年起,安徽将没有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省份加入停止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甚至四六级考试的阵营。”12月19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辟谣称,明年该省停考的并不是高校学生参加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而是对社会开放“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舆论热切的议论取消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并把这和取消四六级考试挂钩,这显然并不了解这两个考试的组织机制。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是向社会开放的考试,考生自主报考,考试成绩并不作为用人单位录用、考核、评价人才的依据。而英语四六级考试,则是教育部门主导的考试,很多高校极为重视,将其作为评价本校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考试,而有的用人单位也把这作为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条件之一,这导致四六级考试严重异化,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变为通过考试。在笔者看来,目前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实际上更接近社会化考试,其被取消,耐人寻问,而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未来的方向,恰恰应该是社会化,如果有关部门从全国英语等级考试遭遇的“冷遇”局面出发,进一步强调对英语考试的行政主导,那这并非英语考试改革的福音。

  据报道,取消全国英国等级考试,是因为报考这一考试的人太少,今后将纳入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这里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为何报考人数减少?作为面向社会的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是社会居民自主选择参加的考试,从评价角度看,考试的生命力,在于其评价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但全国英语考试却不受待见,最关键的原因是,很多人并不认为这一考试对评价自身英语有多大作用,评价也不派什么用场时,自然也就很少有人选择。这实际上是社会化考试生存、发展的基本逻辑,即通过市场竞争获得生存空间,无法得到市场认可者将被淘汰。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式微,最终被取消,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其二,今后纳入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会不会通过行政权威,将考试评价与升学、招聘用工挂钩,以提高考试的社会欢迎度?我国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职称英语考试,之所以参加人数众多,不是因为这一考试评价有多客观,能准确评价考生的英语水平,而是考试带有行政强制色彩。职称英语考试和晋升职称挂钩是显而易见的;一些高校甚至也把四级考试成绩与毕业、学位挂钩。如果今后的英语国家能力考试,是采取行政主导,并将考试评价与升学、就业紧密挂钩的方式,那这将是改革的倒退。

  事实上,在推进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改革(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时,最需要借鉴的恰是目前的全国英语考试等级考试的模式。即采取社会化考试方式,由考试自主选择、有关机构(学校或用人单位)自主认可。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社会化考试,不只是把考试时间从统一中考、高考中移到其他时间,而是变为社会专业机构组织、考生自愿选择参加,招生机构自主认可的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操作的方式,基本上接近社会化考试,因为不带有行政强制色彩。其不受社会欢迎的原因在于,离开了行政的强制(包括和升学、就业的直接挂钩),并没有通过市场竞争,提高评价质量,建立起为机构、个人提供英语水平服务的市场竞争模式。

  这其实也是我国推进国家英语等级考试改革的难点。如果只是依托行政力量,赋予考试的权威,那无法推进考试社会化改革。而如果变为社会化考试,那考试的公信力,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产生,这就要求考试评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提高评价质量。这就如国外的SAT、雅思、TOEFL考试,均是通过市场竞争,得到机构和个人的认可。这是我国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必须有的改革思维。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