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药价回扣事件”不能止于个案追究

2016年12月26日 10:53   来源:光明网   朱永华

  据国家卫计委网站消息,针对央视报道有关医院工作人员收受回扣事件,国家卫生计生委纠风办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要求上海、湖南两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报道中涉及的高价回扣事件展开调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对涉及的违规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据12月25日《中新网》)。

  从上海年门诊量超过400万人次的知名大医院,到湖南长沙同样知名的公立医院,以及记者在全国最大的药品集散地安徽省太和县的调查中发现,由药价虚高和医药代表对医院医生的回扣利益输送已经达到怵目惊心的程度。更可显而易见的是,类似央视暗访曝光的这一案例,还并不只是出现的沪湘两地个别大医院,甚至可能是各地公立医院所长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在国家和各地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这一现象非但没有消除而继续沿袭下来,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更不能不让人对“医改”的着力点甚至医改方向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更需要厘清的是,这样的药价虚高并不会加大民营医院的经营成本,更不会给民营医院医生带来回扣,这种恶性的药价虚高只能带来公立医疗机的腐败和体现在医生的回扣上,并且通过公立医院成本增加形成的诊疗市场,来带动和影响民营医院的药品收费价格,进而形成整个社会就医成本的大幅增加,结果不仅导致患者个人的诊疗费用居高不下,更让国家的医保基金源源不断的通过回扣等各种输送流进个人腰包乃至为虚高的药价买单。更需要指出的是,从暗访报道一些医药代表的话语中还能听出,医生的回扣还与医院药品采购的中标价格成“正比”,也就是说,医院采购药品的中标价格本身就高于企业出厂价甚至市场价格几倍甚至10倍以上,更足以说明公立医院看似严谨的药品采购招投标,非但没有将药品价格降下来,反而助推了市场药价的虚高并为医生回扣提供了空间。

  这就可以看出,无论是要叫虚高还是医生回扣,均是围绕公立医院“公立不公”的逐利思维进行,是现行公立医院体制的衍生。因此,仅靠两地针对曝光的个案进行“严肃处理”无异于隔靴挠痒,只能让医生回扣行为变得更隐秘,对被查处的医生只能产生“运气不好”的心理,而不会“不敢”甚至“不愿”收取回扣。

  显然,要杜绝医生收取回扣乃至消除“以药养医”弊端,首先就要从公立医院根本体制上“动手术”,通过“非市场化手段”来坐实药品价格,将医改的着眼点和重点放在对公立医院的“现代计划经济”改革上,让作为基本医疗保障和享受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公立医院走“非市场化道路”;明晰公立医院和经营性民营医院“双轨制”的界限,不能让公立医院一边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和各种人事、行政等待遇,一边又利用资源优势来“扰乱”整个医疗市场,如此,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药品回扣,大幅降低患者诊疗成本和医保基金支出,更能辐射整个医疗市场,迫使经营性民营医院收费价格的降低。

  实际上,无论是久治不愈的看病难、看病贵,还是市场药品价格的虚高乃至医疗市场形成的种种弊端,追根寻源无不是公立医院“公立不公”以及由此产生的畸形逐利思维所导致。问题虽出在医生和医院身上,根源却是由“公立不公”的医疗体制滋生,因此,必须通过医改手术来铲除易于滋生医药腐败和医生回扣的土壤。否则,再多的个案追究和严处,再如何强调“举一反三”,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让群众感受医改带来的实惠,永远都只是在为逐利者铺路,群众的收入增加再快,国家的医保基金储备再厚,也填不满利益追逐的这个“无底洞”。(朱永华)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