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心来做工匠,何必非到北上广?(图)

2016年12月23日 11:24   来源:东方网   梁江涛

  近期,各大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火热。记者在黑龙江、北京、浙江等地采访发现,面对庞大的求职群体,用人单位招工困局依旧难以破除,毕业生留京比例降至五成,而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去二线城市、中西部就业。一些招聘负责人表示,应届毕业生职业能力欠缺、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以及自我评价过高、缺乏职业规划等问题亟须纠正。(12月22日经济参考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留京是在京外地大学生曾经的梦想,有的人从外地高校考研进京,铁了心要留京,很想在大城市拼一拼。但现实确实很骨感,感受最明显、最担心的就是留京户口指标在缩减。户籍的渺茫,牵扯到买房、子女入学等问题,更多的毕业生以退为进,主动选择到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就业,既有现实的无奈,更可洞见务实的理性。

  大学生就业的重点,不在于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这个看似捷径光鲜的平台,而在于自身的职业能力。几年前留京毕业生的比例在六七成,而现在是近一半。说白了,水涨船高。人才多了,留在大城市的门槛也随之增高,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近几年来,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就业最好,就是一面镜子,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就业市场越来越看好高素质人力资源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事实证明,大学毕业生如何走出象牙之塔,增强职业能力的竞争力,才是就业择业中最关键的。

  值得关注的是,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的“口味”正在转变。以前用人单位招人先看学历,研究生以上最好;再看荣誉,在校是学生干部或得到过校级以上奖励的也比较吃香。现在则更为看重求职者的实际操作能力、成长潜力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就是说,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以及全身心为企业服务,成为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衡量标准。作为急于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应该了解就业市场的悄然变化和用人单位招聘“口味”的咸淡。

  提升职业能力,主要在大学生自身。进大学时,就要有当工匠的预期心态,沉下心来学真本事,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切忌平时不把手艺学精,等到毕业时,一边喊就业压力大,饭碗难找,一边眼高手低,挑肥拣瘦。应该多问问自己能扛多少斤,再问用人单位能给多少薪金。其次,大学要转型,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提高专业设置与岗位匹配率,鼓励企业进入校园,给学生提供更多岗位实习机会和时间,锻炼其就业能力,进而让“早学手艺早成才”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夏奈尔首席鞋匠曾说:“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微信朋友圈里常常疯转德国的尖端器械与精湛技艺,殊不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大学的茁壮成长、各行各业优秀工匠层出不穷,正是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近两年来,在国家双创政策推动和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同时,“逃离北上广”,下沉中西部与二线城市,成为毕业生的主动选择,这是非常利好的趋势。如果大学都能随着就业市场的轴心转动,大学生都能重塑“英雄不问出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就业理念,那么,他们在二线以下城市脚踏实地的干出名堂,到时再杀个“回马枪”,被重金聘到北上广一线大城市,也是极有可能的。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