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啤酒开拓市场要做好供需有效对接

2016年11月28日 07:3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进口啤酒与国产啤酒的市场争夺由来已久,但呈错位竞争态势。国产啤酒一直以低价、并购等方式占领市场,产品多是度数较低的淡啤酒;而进口啤酒由于在新鲜度上不及国产啤酒,转而在口感、品类、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塑造高端小众的产品形象吸引高消费群体,进而提升市场占有率。二者针对的并非完全相同的消费人群,但消费需求总在不断变化,部分消费者转向进口啤酒,甚至成为其忠实拥趸。

  有观点认为,相较于欧洲传统的啤酒酿造工艺,国内厂商以淡啤酒为主的生产早已落后于世界趋势。这种观点并不正确。事实上,各个国家在啤酒酿造工艺上几乎没有差别。之所以会有“国外啤酒酿造工艺更加先进”的错觉,主要是国外厂商擅于通过创新来改善啤酒口感,使啤酒口味更加多样,给消费者更多选择。国内啤酒厂商对淡啤酒的大量生产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因为国内饮酒需求往往更重数量,低度酒显然比高度酒更受欢迎。

  可以看到,国内啤酒消费总量的下降,并非是各类啤酒产品的全线萎缩,主要是低端类产品的消费需求缩减,高端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在上升。这背后所暗示的,是我国啤酒行业逐渐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的趋势性变化,消费总量走低的本质就是低端产品供给过剩而高端市场还未形成之间的矛盾。啤酒市场要抓住消费者,需要做好供需两侧的有效对接。

  首先,产品供给是啤酒企业分享消费升级红利的重要抓手。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意识更加成熟和多元,消费群体的划分已进入更为细分的层次。进口啤酒和精酿啤酒这些看似小众的产品之所以能快速占有市场,就在于满足了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如能加以有力的引导和推动,细分领域的市场潜力将会被大大释放,小众也有可能成为主流。对于这样的消费需求,生产者要能敏锐发现、及时调整、有效供给,以免供非所需、需无所供。

  其次,制度供给对于啤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酒类产品的消费不同于普通食品的消费,啤酒行业的有序发展也需要通过特别的政策法规进行规制。当前,国内啤酒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全面有力的监管对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至关重要。

  在消费升级的产业变革中,为应对日益层次化、精细化的消费群体,国内啤酒厂商都在大力重构产品结构,推出了不少中高端啤酒产品。如今的消费者对生产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出了更高回报,那就是以创新的精神、过硬的品质、强大的品牌赚取超额利润。国产啤酒与进口啤酒并非对立状态,两者之间应当是互相提携,共同推进市场的变革,用合力促进产业结构性调整的顺利过渡。(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康琼艳)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