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把带“毒”的供需两热打回原形

2013年09月09日 13:3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燕农 

  这个中秋,“很受伤”的不仅仅是月饼生产企业,关联产业链也受到波及,月饼上游企业的日子很悲催很难过,订单减少三到四成。以月饼纸盒厂家为例,利润减半,此前备受青睐的大包装遇冷,一些饼盒厂不得不多做鞋、牙膏的包装生意维持生计。(9月8日新华网)

  天价月饼、奢华包装,每年都会在中秋节前重复上演,回溯过往,简直成了顽疾沉疴。2005年,国家首次发文整顿月饼过度包装;2008年,新的国家标准出台,强制要求月饼外包装不得超过三层,并建议包装成本占总价值的比例为12%以内;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月饼销售包装计量检验规则(试行)》,遏制过度包装。但是,一系列标准和规定,并没有阻止住月饼价格和包装的疯狂。

  与月饼市场的前世今生如出一辙的,还有年年在中秋节前“耍酒疯”的茅台酒。2011年中秋节前,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涨至近1800元,比限定价高出近50%,比619元的出厂价高出170%。但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的净利润增幅创下了2001年上市以来的历年最低,营业收入的增长则是上市以来第二低。

  此前若干标准和规定,限制不住月饼的天价和包装;一系列限价令也拿“醉醺醺”的茅台没有办法,原因其实很简单:此前的市场对这种奢华的消费有着强劲需求。有需求就会有供应,在需求和供应的中间,立几只制度的“稻草人”,根本无济于事。今年茅台的经销商售卖方便面、饼盒厂无奈做牙膏盒,道理也不复杂:中央“八项规定”和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以及多条禁令严禁公款送月饼,将此前打了鸡血般的中秋节前的市场,打回了原形。

  需要反思的是,无论是此前的天价月饼和过度包装,还是曾经一再“耍酒疯”的茅台酒,表面上表现为市场的供需两热,市场活跃火爆,但内质里腐败所烘托出的热度占了很大的份额。一方面,天价商品直接拉高了消费物价和消费心理,最终加重民生负担;另一方面,腐败的成本绕来绕去也需要民众来埋单——也就是说,在那些被腐败烘托的畸形市场中,民众没有任何利益可言,相反却是真正的受害者。这样的市场,即使再火热,也不是健康社会所需要的。

  天价月饼和茅台酒的前世今生告诉我们,即使在行政审批上不过多干预市场,但只要权力不清廉,依然有可能让某一个市场“疯狂”和畸形。从这个意义上说,期待一系列廉政肃贪政策持续发力,并逐渐固化成制度常规,将那些被腐败烘托的市场打回原形,还市场以秩序、还节日以淳朴、还民生以安然。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饼盒厂做牙膏盒乃至月饼企业重新洗牌不值得大惊小怪,老百姓买得起月饼才是最重要的市场结果。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