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四川绵阳当时网络疯传“绵阳安州区实验幼儿园老师给一名不到3岁的孩子喂药时,错把剂量3.5毫升喂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药物中毒”。17日,成都商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真实情况系孩子家长在登记用药剂量时,误将3.5毫升写成了35毫升。当记者给家长看了登记表后,一直认为是老师喂错药的父母表示,确实是自己写错了。但家长同时认为,老师没有向家长复核,缺乏责任心(11月18日《成都商报》)
这两天,一名因药物中毒的事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幼儿园、家长针对此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广大网友似乎一边倒是为幼儿园叫屈,认为这次事件应该由家长负主要责任。对于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喂药的情况,卫生部门表示,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孩子生病了,最好在家休息,因为幼儿园孩子多,容易交叉感染。那么,如果真是遇到了此类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孩子药物中毒住进医院,这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的老师,都是不希望发生的。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孩子是“中心”、是长辈们的“心头肉”、父母的“掌上明珠”,孩子的安全问题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同样,从幼儿园的角度出发,他们也是希望自己园所的宝宝们健康成长,毕竟没有哪个幼儿园会以关园倒闭为目的存在的。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大部分的老师也都充满爱心的,对自己负责的小朋友也都是有感情的,她们也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宝宝们。即使这样,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谁都不敢保证孩子不会出现一点问题,所以,虽然有家长的留条,老师和奶奶的再次确认以及园所老师的认真比对,还是出现了杨杨药物中毒的事件。
通过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答复可以看出,针对幼儿园喂药这件事并没有法律上的明文规定应该怎么做,所以大部分的幼儿园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办法,每个家庭也是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选择幼儿园,选择了如何照顾生病的宝宝。
所以对这种“机缘巧合”的个案,没有必要唇枪舌战。首先,作为家长,不应该过分指责老师的不负责任,毕竟是自身写错了剂量才是事件的主要原因。其次,作为幼儿园,也要通过此事件来完善下相关的工作环节,毕竟更好地照顾保护幼儿是园所的职责所在。真心希望此次事件没有给杨杨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祝愿小朋友在家长的照顾下早日康复。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