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9日召开的第二次农村留守儿童部际联席会上,民政部首次对外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数据:目前,我国16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有902万人,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的805万人,无人监护的36万人。
数字是抽象的,生活是具体的。在这些百万计的数据背后,是留守儿童们各个有别的冷暖人生。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留守儿童的概念得以明确:“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眼下这个902万人的数据,与此前很多报告和媒体发布的我国留守儿童已达到6102万人,相差巨大。之所以如此,不外三个原因:一是6102万人是样本数据后的机构测算,并非实际调查数据;二是距离上次数据发布已过去几年,留守儿童的格局也在时过境迁。更重要的,是在顶层设计“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的理念下,制度与举措较为得力,返乡创业、子女随迁,切实解决了不少“留守”的问题。
关心青少年成长,就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中国还在城镇化的路上,户籍等事关流动人口的制度还在不断完善,而直面现状,是纾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前提条件。
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只是,按照墨菲定律,若任其成为被社会遗忘的孤岛,出问题只是时间概率而已。关爱留守儿童,是个系统工程,关系千万家庭,影响未来长远,亟待“合力监护”。首先是家庭责任,增强外出务工父母“挣钱顾家两不误”的观念是根本。生计重要,孩子同样重要。其次是学校要建立关爱服务体系,尤其是在监护照料、入园入学、心理健康等方面,理应发挥专业优势。再次是政府责任,今年2月以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等决策安排,绝大多数省份出台了实施意见,建立了领导协调机制,但薄弱环节依然存在、麻痹思想仍有市场。如何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留守儿童的关爱事业中来,引导工作“路阻且长”。
不让一个留守儿童成为“孤岛”——这句话,要从口号化为温暖行动。既然902万人的数据有了,就要进一步把工作落到细处、做到实处。让每个留守儿童的名字后面,都闪耀起一连串的呵护之光。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