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时代,留守儿童也该有美好未来

2016年10月20日 07:43   来源:京华时报   京华时报特约评论员王石川

  留守儿童的高中净入学率,比全国低20个百分点,涉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如何化解流动人口子女在大城市受教育的困境?关键是找到平衡,既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也考虑城市的承受力。

  10月19日,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去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7亿,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带来了大量的问题与挑战,比如,留守儿童虽有较高的入园率和义务教育完成率,但高中净入学率却比全国低20个百分点。

  根据2015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0%。若以此估算,留守儿童接受高中教育的现状令人忧虑,很多留守儿童的教育,可能就止步于初中了。

  2013年,最高法研究室统计称,留守儿童犯罪率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且有逐年上升之势。留守儿童犯罪率高,有很多因素,其中不容回避的一个因素便是教育。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类似的逻辑是,如果孩子早早辍学,又疏于管教,他们中的一部分就可能滑向歧途。

  有报道称,某乡干部告诉在外谋生的农民工,“别让孩子回来,留守就是制造犯罪分子”。这话很残酷,却可能是事实,亦有无数例证做注脚。问题是,在一些时候,农民工子女在大城市读书极难,送回老家又不放心,如此纠结,谁来体味?

  曾有农民工说:“我就是让三个孩子辍学在××当小混混,也不送回去当留守儿童。”与其说这是赌气,不如说是无奈,当小混混绝非最佳选择,但对他来说,这又可能是次优的选择。

  说到底,留守儿童的高中净入学率,比全国低20个百分点,涉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如何化解流动人口子女在大城市受教育的困境?19日的中青报以《一边入学难,一边生源荒》为题报道了上海农民工子女的伤心事。由于门槛较高,农民工够不到条件,孩子面临失学尴尬。有学者认为,那些因政策被卡在中间的孩子,只能赋闲,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那些孩子难道想成为不稳定因素吗?

  毫无疑问,我们已进入人口流动时代,人口流动趋于家庭化。根据报告判断,预计到2030年,我国流动人口将达到3.27亿左右。这是惊人的数字,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与此相伴的将会是层出不穷的挑战,应对挑战需要智慧,需要管理技巧,也需要早做准备。但说到底,堵不如疏,关键是找到平衡,既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也考虑城市的承受力。有时两者是矛盾的,但又不完全对立,当流动儿童接受了良好教育,在城市里生根发芽,不是可以更好地建设城市吗?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留守儿童也是我们的未来,他们的孤苦存在,已是时代的醒目伤口。给他们美好的未来,需要多一些有人情味的制度安排,多一些有远虑的深刻思考。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