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走好我们新闻人的长征路

2016年11月10日 17: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一名中国经济网的记者,今年,我有幸两次参与了“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长征,这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深深地感动了我的内心,也让我对于自己的新闻工作之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为201697日,贵州遵义市湄潭县湄江镇金花村党支部书记冯燕青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采访。

  记者笔重千钧,从拿到记者证的那一刻起,凭丹心,施妙笔,著华章,沉甸甸的责任就落在我们的肩头。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这些年的新闻采编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不断“求真”的过程。

  曾经为了核实数据最后一直追溯到某家德国媒体,然后又和国际部的德语同事讨论半天语法;也曾经为了确认被采访对象与资料冲突的一段话,辗转多次才在深夜联系上对方。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人说,谣言传千里,辟谣没人理。我不这么认为。

  还记得以前有一阵,网络上突然热传起“中国人均月薪4134元”的消息,网民纷纷惊呼“拖后腿”。当时,我在经过多方深入查证后,终于核实了所谓4134元是按购买力平价换算的,并非实际工资。当我编写的辟谣文章发布后,24小时之内转载媒体就达到了将近200家。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我追求新闻真实的信心和决心。

  新闻真实,需要我们每一位新闻人去用心守护。为此,我们要像婴儿一样,保持对事实真相最大的好奇心;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在知识海洋里汲取智慧之水;我们更要像松树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守新闻伦理道德。

  从进入中国经济网的第一天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这一办网理念就不时在我耳边响起,并越来越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面对信息的海洋,怎样才能做到“传递有价值的信息”?答案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只有方向正确了,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要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还需要踏踏实实地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应当说,两次重走长征路的采访经历,是精神上的特别洗礼,也成为了我新闻生涯中的宝贵财富。

  94日至10日在贵州,108日至15日在河南,总计十几天的行程很短暂,但又很漫长,漫长到让人仿佛穿越了80多年的时空。沿着红军的足迹一路追寻,神州大地已经历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

  走进“多彩贵州”,旅游经济和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令人赞叹。在黎平县肇兴侗寨,依托高铁经济红利,当地文化特色旅游也越来越红火;在瓮安县,返乡的农民工们正在产业园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在湄潭县田家沟村和金花村,“茶旅一体化”的乡村旅游经济方兴未艾;在遵义市新蒲新区,智能终端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为大数据时代遵义经济发展持续提供新动能。

  在河南这片中原大地上,脱贫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在南召县,玉兰种植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这个著名的“玉兰之乡”正在加快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步伐;在舞钢市,异地搬迁不仅让张庄彻底摆脱贫困,还造就了一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在栾川县,美丽乡村建设让庄子村留住“乡愁”,奔向小康;在卢氏县,3800亩连翘种植基地帮助东虎岭村今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能亲身见证历史,记录现实,是记者这一职业赋予我们的光荣。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是我们崇高而又神圣的使命。时代在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总有一些东西,是要有所坚持的。未来还很漫长,我们会经历无数坎坷,也会面临种种诱惑,不忘我们成为新闻人的初心,才能守住记者的良知和底线,走好我们自己的长征路。(中国经济网记者 邓浩)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